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鼓励中国农企“走出去”
第一,充分发挥国有涉农、涉粮企业的主导作用。鼓励种粮、农垦企业等在东道国投资,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打造全球性粮油食品生产流通网络。第二,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鼓励民营企业、产业基金围绕粮食产业链的相关环节积极在海外投资。第三,鼓励企业集群投资。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股份合作、设立共同基金、共建园区等方式开展合作。
韩俊等:《迈向高收入国家的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研究》
中国社科院:
挤掉中国经济增长的水分
过去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居于高位,但其中包含的“水分”不可小觑。从投入看,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是我们为增长付出的成本;从产出看,投资中的 “豆腐渣工程”、流通库存和过剩产能同样构成经济增长的“水分”。如果在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大大压缩其中的“水分”,即用增长速度下降换来效益提高和质量改善,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为真实。
李杨等:《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数据来源:中电联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打破利益固化的3件事
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解决利益失衡要解决好以下3件事。能不能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为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预期?能不能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奠定“橄榄型”社会结构?能不能让农民工成为历史,使部分农民工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来源?出路就在于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
迟福林:改革如何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
图2:2013年银行结售汇月度数据
经济学人智库:
金融转移带来乐观前景
由于新兴市场的扩张,全球金融行业将较之前更加国际化。全球增长及超低利率的稳步上升将帮助整个金融业回升,但是该领域将以转型形式反弹。金融行业将仍然被集中在富有的国家,但也将逐步地转移以满足“南半球”的需求。同时,电子设备以及商业方式的革新也在促进分权,以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方式提供储蓄、借贷、货币转移以及投资服务。
《2014年金融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中国大金融战略
大国崛起需要大国金融。 “大金融”的“大”,不在于形式和数量上的大,而是突出强调三个整体性:一是必须将整个金融体系视为统一整体,而不是狭隘地考虑货币和信贷;二是必须将金融和实体经济视为统一整体,而不是孤立的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必须将中国和全球的金融发展视为统一整体,而不是封闭和静态地看待国内的金融发展。
陈雨露:《走向核心国家:中国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
图3:全国房地产投资开发增速
安邦咨询:
中国改革的两大支撑
要使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落实更加顺利,减少在利益调整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阻碍,只依靠改革决心和反腐败是不够的。建立两个基本的支撑极为重要:一是市场化,二是法治化。市场化如果能够实行,它将在中国社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市场制度需求;如果没有法治化,市场化改革就可能被轻易扼杀掉或消弥于各种抵制之中。
贺军:《中国改革的两大支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天和经济研究所:
如何提升财政透明度
第一步,指导原则应确定为“向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看齐”,固守中国特色对财政透明度有害无益;第二步应致力于消除妨碍透明度的行为,包括政府一般账户之外的“财政专户”等;第三步应改进现行预算报告制式,尽可能“公民友好型”;第四步应加强包括预算程序和预算年度的预算文件的全面性;第五步应消除预算外资金、非预算决策活动等政府活动。
王雍君:《财政透明度:原则、范围与努力方向》
图4:中国并购市场交易趋势图
长城战略咨询:
创新全球化的特征
创新全球化以创业为主要特征。与制造业全球化不同的是,创新全球化围绕的主要活动是创新创业活动,而非物质贸易和物质生产,即哪里有新思想、新商业模式,资源要素便向哪里集中。因此在创新全球化时代,创业活跃的区域,尤其是科技创业或高端创业活跃的地区能够吸引到最优质的资源。
《创新全球化的到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