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才
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疼痛科,云南红河 661400
脾肠病症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临床多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食欲减退、嗳气、噎嗝、呃逆、呕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患病后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不良影响明显,选取合理的方式治疗,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胃脘痛、呃逆、胃痞等范畴;当前临床采用中医方式治疗一般效果较理想,而目前西医对脾肠病症的治疗并无特效方法[1]。本研究即旨在探讨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脾肠疾病的疗效,以为脾肠疾病的合理治疗提供方法参照。
选取符合发病年限、发病次数、病程情况的患者共72例作为选择对象,包括恶心、腹胀、呕吐、反酸等的上腹部不适症状,症状累计超过2 个月,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患者病程都在2~12个月之间,年龄分布从32~78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按照随机对照取表的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42例(采取中医治疗),对照组为30例(采取西医治疗)。其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①实验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党参30g(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功效补脾肺气);白术25g(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槟榔20g(槟榔:性温,味苦、辛,归胃、大肠经,功效行气消积);木香10g(木香:性温,味辛、苦,归脾、胃、大肠、胆经,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厚朴20g(厚朴:性温,味辛、苦,归肺、脾、胃、大肠经,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茯苓15g(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渗湿);麦芽15g(麦芽:性平,味甘,归脾、胃、肝经,功效消食健胃);枳实15g(枳实:性温,味酸、辛、苦,归脾、胃、大肠经,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干姜10g(干姜:性热,味辛,归心、肺、脾、胃经,功效温中散寒、温肺化饮);灸甘草12g(炙甘草:性平,味甘,归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水煎服,1 次/d。并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取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只腑会)行针灸治疗,配合膻中、胃腧、天枢行针刺治疗,1 次/d,一次20~30min。脾肠虚者,适当给予补气治疗,针灸百会,并用艾灸每天灸关元(小肠募穴)、气海(盲之原穴,保健要穴之一)15~30min,1 次/d。
②对照组根据症状采取西药治疗。吗丁啉:8mg,3 次/d;雷尼替丁:100 mg,2 次/d;维生素B:100 mg,3 次/d。以30 d 为1 个疗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变。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同种症状2 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减少,部分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或临床检查症状加重。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无效治疗为2例(占4.76%),有效治疗为24例(占57.14%),治愈为16例(占38.10%);对照组的无效治疗6例(占20.00%),有效治疗16例(占53.33%),治愈8例(占26.67%),两组在有效治疗这一项上基本无差异,其他3 项通过统计学计算χ2=6.4,查χ2界值表χ20.05(1)=3.84,即χ2>χ20.05(1),6.4>3.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在大的治疗方向上基本无差异,但是中医辨证治疗在彻底治愈疾病上,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方法,并且费用低,副作用少,这也明显由于西医治疗(见表1)。
表1 2 组临床治疗结果对比
脾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病,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反复,治愈困难,目前西药疗效有限[2]。而中医辨证治疗的核心在于临床辨证诊治,这就是中医辨证治疗的核心所在。本调查的患者全部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和《实用中医内科学》[4]的标准,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嗳气痞满、胃脘胀痛、厌食呕吐等。这些患者,症结多在脾胃部[5],脾胃合为后天之本,是体内气血化生之源,外邪、情志、饮食等不调都能导致胃部的损害。胃部受损日久,患者体质下降,就会导致疾病由实转虚,进而出现脾虚胃弱,气息不调,伴胃痞或者胃胀痛[6]。本方给出的方药中,君药为党参,其性平,味甘,归脾肺经,《本草从新》中曰:党参,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而臣药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本草通玄》中曰:白术,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用白术来助党参补益脾胃,改善腹胀、嗳气、吐酸的情况。灸甘草作为使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胃经,《本草汇言》称其为和中益气,补虚解读之药。和君药臣药共用,增补补脾益气之功效,并且调和诸药,故称之为佐使药。本方的主要用途是益气补脾,兼补肺气,并以活血行气为辅。对于脾胃虚寒、胃隐疼、呕吐、纳差的疾病临床特点,治疗应该以中药方剂为主,针灸为辅,配合中医手法按摩保健。本研究中根据中医理论,取内关、足三里、中脘行针灸治疗,配合膻中、胃腧、天枢行针刺治疗,脾肠虚者给以艾灸补气治疗。药针相辅,动静相宜,补泻并重,内外相兼,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这个结果表明,中医辨证诊疗比起西医对症治疗,优点在于调动了患者的整体诊疗积极性,结合生物医学、社会、心理等社会资源,共同服务于中医辨证施诊,这本身是辨证思想的延续。从本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在有效治疗一项上两者无明显差异外,其他3 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在大的治疗方向上基本无差异,但是在彻底治愈方面,中医辨证治疗是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并且中医能实现标本兼治,是脾、肠疾病中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1]Chang FY,Lu CL.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the 21st century:perspectives from Asia or South-east Asia[J].GastroenterolHepatol,2008,22(l):4-12.
[2]张冰.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9,1(1):1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74.
[4]王永炎,鲁兆麟.实用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8-403.
[5]胡颖,崔舒展.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23(21):3033-3034.
[6]闰江屏.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1):1488-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