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需要,笔者于12月4日乘高铁从北京前往长三角首站杭州。出发时帝都雾霾漫漫,心想随着列车以300公里的时速南下,应该很快摆脱雾霾的纠缠,迎来灿烂阳光蓝蓝天。没想到沿途的雾霾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一直伴随着到达人间天堂的杭州,西子也在雾霾中楚楚可怜。
随后从杭州到无锡,从无锡到上海,魔都真的成了雾霾肆虐的魔都,逃无所逃。最后从上海回到北京,帝都依然霾气腾腾。估计中国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发生了——据环保部数据显示,12月上旬这几日,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京津冀长三角重污染区已练成片,好一个霾气荡荡。
这是发展模式导致的代价。虽然有发达国家也经历了严重环境污染的前车之鉴,但我们仍把环境污染推到了新的高度。西方国家在遭受严重的环境污染之痛后,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作用。据OECD研究指出,欧美等主要西方国家,最近三十年以来,技术创新对GDP的贡献率均超过了80%。反观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创新的贡献率只占39%,主要的贡献来源于自然资源、人口红利、土地资源三驾马车。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快速的经济繁荣,同时也带来了结构性发展难题:人口红利透尽、环境问题严重到影响子孙后代,房价居高不下。
是时候也必须改变发展模式:回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常识上来。从39%到80%,中国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空间。虽然整个长三角之行笼罩在雾霾之中,但与不少从事技术创新的管理者交流下来,仍然感到振奋与希望。最坏时代也许是最好时代,虽然这句话最近经常被提起,甚至有了些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之意,但有时候道理就是这样简单,关键在于信念、坚持与行动。
2012年底的11月5号特刊,我们以整本杂志喊出了《技术商业宣言》,雾霾反复袭击纠缠的2013,新的变革力量正在聚集,我们有理由相信——2013,中国技术商业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