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班主任是班级之魂,在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必须给自己准确定位。作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叙述了班主任应该扮演好的几个角色,真正做到班主任工作“以人为本”。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良师益友 行为准则示范者 心理辅导员 班级活动策划者
班主任是班级中的灵魂人物,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他人”,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决定了班主任角色的多重性,那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主要扮演哪些角色呢?
一、良师益友的角色
当今社会,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于精通专业、学识渊博的班主任格外尊敬,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高质量地完成自己所承担学科的教学任务。要传授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教师仅有“一桶水”的知识还不行,应该是长流不息的河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高为师”,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老师。
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方面,我作为“80后”班主任中的一员,虽然更容易与学生合为一群,但可能疏忽了班主任的权威性。年轻,既是“80后”班主任的优势,这让我们更容易走近学生,让学生放下戒备,对我们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又是劣势,有些学生对于“80后”班主任会表现出没大没小,没有丝毫畏惧感,这使得“80后”班主任往往比“70后”和中老年班主任更难树立威信。在亦师亦友的关系中,“80后”班主任在尊重学生、平等面对学生的同时,也应适时地表现出威慑力。
二、行为准则示范者的角色
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千古名言是对教师职业最为精准的定义,是作为教师的最高准则。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即向学生传授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是实施教育管理的基础。高中生的模仿能力很强,班主任要发挥道德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一次班会课,我就明确告诉学生我们班的班规及违反后要承担的后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坚持以身作则,常规方面若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一定做到,如果违反,和学生一样受处罚。开学初,我班学生小孙经常迟到,每次的理由都是老一套:车子在路上坏了,闹钟不知什么原因没响,看错时间了……开学几天后,班级已经没有其他学生迟到了,小孙的行为显得格格不入,扰乱了自己和他人的正常学习秩序,因此我想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他。有一次我故意迟到五分钟,我为此事向全班同学道歉,并惩罚自己加入本周的值日工作。当我拿起扫帚准备扫地时,小孙一把抓过扫帚说:“老师,不应该你扫地,受罚的应该是我。”我坚持扫完整个教室,整个过程中小孙也拿着扫帚跟随我扫地。事后,小孙主动找到我,承认了自己一直以来缺乏时间观念,意识到这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极为不利的,并保证以后做一个守时的人,我点了点头,当时一句话都没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孙果然每天按时到校。有时候,行动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做一个“言必行,行必果”C7HmItsh5qYYtZkP0AEWYw==的班主任,学生会从内心信服,并且有利于以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三、心理辅导员的角色
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因为心理素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归宿。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之沿着健康、阳光、快乐的道路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责任。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的建立,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班主任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以诚相待,因势利导。
开学后不久,我就发现我班的一个男生小金有些与众不同:平时沉默寡言,每天总是低着头,让老师难以看到他的“庐山真面目”,他只与同桌之间有一些交流;早自习时经常对着课本发呆,一节自习课只停留在书的一页不往后翻;周记中几次写到自己对学习毫无兴趣,每天到学校纯属应付差事,对未来没有目标,随便怎样都行……后来我与他的妈妈交流后了解到小金来自单亲家庭,从小和孪生弟弟一起随妈妈生活,由于其弟弟患有先天性疾病,妈妈对弟弟心存愧疚,妈妈平时的言语和行为让小金误以为妈妈偏爱弟弟,不疼爱自己,在家与妈妈冷战,小金与其妈妈和弟弟长期处于零交流的状态。长此以往,小金觉得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疼爱自己,对别人也就产生了不信任感,对自己一直没有信心,只看到阴暗面,造成了思想上的偏激。针对这个情况,我故意安排小金“做事”。有一次,需要十个男生去图书馆为全班同学领书,大多男生都是自告奋勇的,我知道小金绝不会主动要求去的,我就问他:“小金,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去搬书吗?”他点点头和其他男生一起去搬书了。还有一次,每个班级要准备一个跑操时的口号,我在课堂上给大家一些时间讨论,我看出小金在认真思考,所以故意问小金,结果他想出来的口号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最终我们班采纳了小金的想法。让小金做了一些事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之后,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时间与小金进行了交流,我发现他由于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得不到双亲完整的爱,因此更加渴望被爱和关心,小金告诉我其实他知道妈妈没偏爱弟弟,有些事情倒是更加偏爱自己,与妈妈冷战只是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力,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很幼稚,他能体会到妈妈的不容易;另外,他其实也想和其他同学多交流、做朋友,只是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愿主动接近别人,怕被拒绝。我鼓励他一定要相信自己,你帮班级做的几件事都完成得很好,足以证明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每个人都必须主动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大胆地展示自己。这之后,我发现小金的头不再低垂,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了,性格开朗了很多。
四、班级活动策划者的角色
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个性鲜明,对待事情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渴望展示自己,他们考虑问题更加成熟、全面,做起事情来更有“大人样”,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很多事情班主任大可以放心大胆地交给学生去做,班主任只需扮演好策划者的角色,从宏观上把握好大方向,必要时给予指点就可以了。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无论是班会课、运动会、排球赛、课本剧表演还是元旦联欢会等活动,我都最大限度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角。如对于班会课,开学初,我首先给全班同学召开了“新希望、新起点”、“态度决定一切”的两次主题班会,在这两次班会课上,我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以小组为单位大胆讨论、发言,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接着,我尝试着先让班级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班干部来主持班会课,我只需要在每次班会课之前对一些关键处稍加指点、修改完善然后安心作观众,看全班学生的“表演”即可,逐渐地班级每个学生都很乐意当主持人,班会课上做了全班总动员,全班学生积极参与,避免班主任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局面。通过让学生独立承担班级的各项活动,每个学生都从中真切地体会到了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既锻炼了每位学生的组织能力,又使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地参与了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效果显著。
教育乃立国之本。陶行知说:“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教育之中,班主任的角色特殊而又关键,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一个能走近学生心灵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
[2]曹长德著.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