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市场的力量
当各家航空制造企业纷纷用自己的行业预测报告来说明中国市场重要性的时候,空客则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飞机——A330区域型。虽然这款飞机并不是一个全新机型,但空客提供的各项改进数据,无不透露出这家制造商对中国市场的诚意和渴望。不仅如此,我们同样可以从中一探“中国特色”民航市场的端倪。
由于国内主要机场日趋饱和,空中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空客希望通过在A330区域型上布置400~440个座位,从而大幅增加每次航班的运力,进而缓解空中交通压力;由于仅需要覆盖中国的主要城市对,所以A330区域型的航程大幅缩减至5000千米;按照中国民航业内的规定,民航起降和导航的收费标准以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200吨为界,所以A330区域型巧妙地将自己的最大起飞重量限定在199吨;为了满足中国民航局对飞行安全的更高要求,空客还计划为A330区域型的驾驶舱配备先进的双HUD系统。
空客A330区域型尽管仍然停留在纸面阶段,但面对老对手咄咄逼人的态势,波音却似乎胸有成竹。在787-10飞机正式启动5个月后,波音在北京举办了该机型产品说明会。波音强调将为中国未来的民航市场带来全面的解决方案,787-10将是适合中国市场的“完美”机型,并认为中国航空公司会从更长远的角度来选择更高效的机型。
2013年,波音787家族在成长中遭遇了不少“烦恼”,经历了锂电池起火事件后,787的研制和生产都已步入快车道。6月,787-10收获102架启动订单;9月,787-9顺利完成首飞;11月,787-9完成全部3架试飞飞机的生产。787家族革命性的大规模全球化分工终于显现了它的威力,波音计划在今年年底将787的月产量提升至10架,这一数字会在2020年最终达到14架,要知道787仅仅在交付两年后就成为了世界上生产速度最快的宽体机(空客A330目前的生产速度同样为10架/月)。
南航和海航已经开始接收787-8飞机,并陆续投入国际航线运行。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国航订购的787-9和厦航订购的787-8也将开始交付。作为有史以来储备订单最多的宽体机,787给波音带来的不仅是动力,更是客户翘首期盼带来的压力。这正是市场的力量,不管是波音、还是空客,只有敬畏市场,才能赢得市场。
出版人:肖治垣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