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粪与战斗机
黄鹤
二战时,鲁尼在英国空军部队当后勤兵,负责给战斗机做保养。部队规定,战机的皮革座椅要用骆驼粪来保养。这让鲁尼苦恼不已,因为粪便的臭味实在难忍,可又不能违反规定。
半年后的一天,由于骆驼粪短缺,鲁尼暂时闲了下来。望着那些不能保养的战机,鲁尼问战友:“既然迟迟等不到骆驼粪,为何不用其他东西代替?”战友笑着说:“就属你脑瓜好使?既然部队规定必须用骆驼粪,就说明它有特殊的功效。”鲁尼本想继续追问,可听着战友们嘲讽的口气,就没再吱声。
不久后,参加过一战的父亲来部队探望,看见鲁尼正忙着用骆驼粪擦拭座椅,便疑惑地问:“你们怎么还在用骆驼粪养护皮革?”鲁尼理直气壮地答:“我们一直如此,这是规定。”父亲想了想,笑着说:“当年我们在北非沙漠地区作战,有大量的物资需要骆驼运输,可驾驭骆驼的皮具是用牛皮做的,骆驼闻到那味道,就会赖着不走。于是,有人想到用骆驼粪来擦皮具,这样就能盖住牛皮的气味,果然骆驼就听话了。哪料30年过去,你们却将这方法沿用到飞机上,太可笑了!”听完这话,鲁尼将信将疑,随即去翻阅了史料,结果正如父亲所言。
有时候,我们不加思考地沿袭过时的经验,就像盲目使用这“特殊功效”的骆驼粪,犯下贻笑大方的错误。
学会“绕”的智慧
秦湖
春秋时期,在楚庄王的治理下,楚国人民安居乐业。但是,楚国的运输工具仍比较落后,出行用的马车底座较低,不仅容易碰伤马腿,而且车速很慢,一旦发生战争,不利于运送物资。
楚庄王注意到这一点,于是召集大臣,商议要将全国的马车底座改高。楚国令尹孙叔敖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对楚庄王说:“老百姓已习惯乘坐这种低矮的马车了,如果大王强行命令老百姓改造马车,势必会招致老百姓不满。”
楚庄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问孙叔敖有什么办法。孙叔敖提议说:“其实很简单。只要让各地的官府发布告示,就说根据天文历法推算,今年有可能会发大水,为了避免洪水漫进房屋,各家各户的门槛都要加高一些,这样就可以了。”随后,孙叔敖又详细解释了其中的玄机。楚庄王听了,高兴地点头表示赞许。
很快,告示就在全国发布。老百姓为防范洪水,都加高了自家的门槛。可这样一来,马车再进门时,车底就会碰到门槛,车上的人不得不先下车,让人把车先抬过去。一开始,大家还能忍,时间一长,都觉得这种低矮的马车太不方便了,于是纷纷把马车底座改高。半年后,楚国低矮的马车全都改造完毕。
欲速则不达。太过于直接的强硬要求,往往会招致抵触和不满。这时,我们就需要孙叔敖这种“绕”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