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多安坏脾气惹来大麻烦

2013-12-31 00:00:00江明
环球人物 2013年17期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西姆广场上,持续多日的示威6月19日仍在进行。警方在一旁监视着几十个示威者。广场四周,酒吧如常营业,游人来来往往。虽然当地民众的生活秩序未受太大影响,但谁也不敢说风波已经完全结束。

去年年底,当地政府推出改造这个广场的计划,将拆毁加济公园、修建商业中心和军营。一些环保主义者对此不满,静坐示威,遭警方武力驱散。今年5月28日起,示威扩大到多个城市,警方动用催泪弹、高压水枪等进行镇压。

面对抗议,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强硬应对,不断升高批评调门。6月2日,他说改造计划不变,因为示威“完全是意识形态的对抗,与改建加济公园的计划毫无关系。”“主要反对党竭尽所能、煽动更多民众参加示威,为的是让我和我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在明年的地方选举中失去更多选票。”土反对党坚决否认。此后,他多次发表类似谈话,但几乎每一次的结果都是“让更多人走上街头”,五大工会甚至发动了80万人的总罢工,以抗议警方强制性清场行动,零星冲突在伊斯坦布尔和首都安卡拉发生,据土医学协会统计,数周骚乱已造成5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埃尔多安苦心经营多年的“伊斯兰民主典范形象”遭到破坏。

埃尔多安似乎一度表现出具有弹性的立场,6月13日晚,他与示威者代表举行4小时对话,承诺将把是否拆除加济公园留给法院裁决,如法院决定不拆,政府将严格遵守,如法院支持拆除,政府将组织全民公投以决定公园命运。当时,示威者代表表示满意。但6月15日,埃尔多安的态度发生变化,他发表演讲时,重申自己的耐心“是有限的”。当晚,他下令安全部队用推土机清理加济公园。次日,抗议者又涌上街头。埃尔多安再度发表强硬讲话,表示驱散示威者是他作为总理的职责,他“已经无法容忍”。6月18日,他在党内会议上高调赞扬警方武力清场行动,又一次强调是“反对党、极端组织和境外势力”煽动了骚乱。

“清场”后,警方以袭警、煽动示威、破坏公物等罪名抓捕了近百人。但抗议活动没有终止。有人发明了“站立式抗议”,默默站在广场上表示不满。警方曾驱散塔克西姆广场的“站立者”,但这种抗议方式扩散到了安卡拉等地。

有分析认为,59岁的埃尔多安自2003年执政以来,带领正义与发展党牢牢把持政权,土耳其人均收入翻了3倍,但他也因这些政绩而变得有些目中无人。土耳其前外交官乌尔根说,埃尔多安的家长式领导作风越来越明显,把自己的宗教保守观点强加给土耳其社会。不久前,他推动通过了“限酒令”,这让不少人担忧土耳其的“泛伊斯兰化”,担心国家会偏离世俗化道路。还有人怕他追求无限期执政,那样将对土耳其的民主造成损害。此外,土耳其国内还存在着民族矛盾。这些矛盾都在示威中被引爆,而埃尔多安的强硬对局势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土耳其的局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和欧盟对埃尔多安的强硬做法越来越不满,不断施加压力,原定6月19日访土的欧洲议会代表团宣布推迟访问。外界猜测,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进程将受到影响。局势动荡也造成13.5亿美元资金“逃离”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的出租车司机阿塔亚说,埃尔多安执政10年,民众生活普遍得到提高。但他的“坏脾气”却是个大问题。土耳其一位政治学者也批评说,埃尔多安讲话时总是居高临下、火药味十足。但是,土耳其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世俗化、民主化改革,已难以接受有一个“像神一样的人”来统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