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黄永玉,著名画家。1924年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出版有《永玉六记》。《醉八仙》、《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2008年获“奥林匹克艺术奖”。
9月初,黄永玉花六十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首发。首发仪式上,黄老看起来精神矍铄,率性健谈,说自己“白天画画,晚上写作,每周末都看《非诚勿扰》”,还“鼓励”大家要好好养生,等着他十年后“我一百岁的时候出第三部长篇”。黄永玉常说“老友一巴掌”
黄永玉酷酷的往事实在是今天屌丝们十足的励志故事。8月16日,在黄永玉九十画展的欢聚时,他竟然一个箭步跃上讲台致词,全场掌声雷动!老人的胆量是从七八岁时就练出来的。青少年时的黄永玉从16岁就和家庭脱离了,成了一名今天标准的“屌丝”,当年他独闯江湖时小小的行囊中仅有几把木刻刀和几本书,他在陶瓷作坊打过工,在学校教过书,跟着各种抗日宣传队画过画打过杂。困难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更别说有房有车了。但是在20岁的初恋中,黄永玉硬是在与一位职业稳定、喜欢骑马的“高富帅”竞争中,如愿地赢得了美人的芳心。
前些年,随着老友们的离去,黄永玉常说“老友一巴掌”,意思是好友仅剩下四五个了。“神奇经历”是苦难的大学
黄永玉的经历之神奇奇到令他老友和研究者都难以置信。黄永玉说起他的一位老友也是研究他的专家:“在一个人身上会发生那么多事,都以为是我瞎编的。比如说,我上集美学校,初中念到二年级,留了五次级,他都不相信真有这样的事情呢。他真的到集美学校去翻我的档案。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比如说汪曾祺,是在1946年还是1947年,他写信给沈从文:‘我见到黄永玉了,现在要是有人给他投资啊,一定不会亏本。’我讲给他听,沈从文告诉我了这么几句话,很有意思的。他也将信将疑。沈从文把信给了我,我又丢哪儿去了。等我找到给他看,他相信了。”“我这个人,你别看我随随便便讲,我的话不准备我不会讲的。有很多事,比如给炸弹炸到,挨了三次炸弹,他也不太相信。我说,八年挨三次炸弹一点也不奇怪,是不是啊?”
在20世纪湘西凤凰县有三位最杰出人士,堪称“凤凰三杰”。最年长的是熊希龄,小说家、学者沈从文,画家、作家黄永玉。熊希龄是黄永玉祖上的远亲,沈从文是黄永玉的表叔,是黄永玉父母的婚姻见证人,据说帮黄永玉父亲写过情书。他也是黄永玉一生的精神偶像。一辈子跟书走,不会坏
“读书!个个文化人发狠读书,让迫害者去孤独!凋零!”这是黄永玉对“文革”迫害知识分子的抗议!1929年,父亲带着黄永玉照了一张相,5岁的黄永玉夹着一本厚厚的书。书是黄永玉指路明灯,也是他人生的底气!黄永玉晚年曾谈起一位早逝的老友说:他喜欢收藏各种古董,建议我收藏一些。我说我没钱,我的钱都买书了,他也听不懂。你看他画的那些小鸡多么生动,喜欢喝酒,就是不读书,把时间浪费了,身体也喝坏了。
黄永玉6岁就上小学了,但他4、5岁就在读《时代漫画》《上海漫画》。“自助餐”是黄永玉一辈子读书的方式。13岁时,黄永玉来到厦门进入集美学校读初中,他回忆说:“一开学,我便把领来的新书卖了,换钱买袜子、肥皂。一头扎进图书馆去,懂得也看,不懂的也看。”“我锻炼出一种在书架边站着看书的本领,一看几个钟头。图书馆中午关门把我锁在里头吃不成饭,索性就躺在过道的棕地毯上读起来。我贪婪地读这些书,就越发觉得课堂那几本书的可怜而无聊。”
黄永玉读书很杂,重要的标准是:给人以智慧。他说:“人家问我,你一辈子形成自己什么样的经历呢?我就说,受苦嘛。从小到处跑,长了些见识,没有离开书本,喜欢聊天,聊天这个事情恐怕是对人的成长有很大好处。”
对话黄永玉:我还没老年痴呆
记者:您酝酿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现在才写书?
黄永玉:为什么到今天才写呢?我心里想,如果在50岁,哪怕是60岁来写多好呢?想起来真是挺遗憾的事情。抗战胜利的时候,我已经动手写了不少。反过来说,以前我敢写吗?我不敢写啊。多少写文章的人倒霉了,我没有看见啊?我没有得到教训啊?这么优秀的一些作家,死于非命,真痛苦。多少好作家,除了郭沫若先生,都没有出声音。茅盾先生、巴金先生都说不出什么东西来的。我当然会看到这个教训的,我也写过文章,挑没事的事情,不会出事的来写。
记者:您对时代的巨变,亲身经历感同身受,对故乡您最在意的是什么?
黄永玉:从各个方面来写它,尽量不要落下什么东西。至于做历史的归纳,那让读者去研究考虑,或者来批评它。我自己有各种各样的眷恋,包括爱它,包括伤心,包括一些怀念,包括一些追悼,包括有很多甜蜜的东西。我把这个小说送给我的表妹,我给她提了几句话,我说凤凰是一个温馨的故土,包括很多复杂的感情,尤其是老年人回忆当年的那些东西。
记者:画家的身份是否影响您对小说文字的处理?
黄永玉:画画和写文章对我来讲,都没有受过训练,没有受过训练有它的缺点,但这个缺点恰好成为我的风格,我没有严格的老师,所以比较自在。画也不会影响文学,文学也不会影响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有时候一天可以写七八张纸,有时候才写了一句。
记者:这三部曲您想写到哪一年?
黄永玉:写到我从干校回来,那很有意思,所以我的好朋友都劝我说你先写第三部,慢一点写第二部的八年抗战。我现在还没有老年痴呆,能写出来很有意思。但是这样怎么可以呢,要规规矩矩按照年份写才行。我也没有提纲,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个方法可能也有点意识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