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宏观上来讲它已经成为一个前沿的学科,关系着材料、能源、医疗、环境、地球的开发和保护,人类本身也属于生物,这就决定着我们和生物之间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系,总之生物学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有效地指导着我们向理想生活迈进。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89-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这一学科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地掌握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迫切以及重要的。这里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介绍生物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首先知识的真正获取离不开“记忆”,尝试“先记忆后理解”的学习过程;然后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深层次地理解;其次,研究考试说明,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最后也是最有意义的便是注重实践实验,关注生物学科时事。做好了以上四点,无论是应对考试还是深入研究都十分具有指导性的。以上介绍的是学习生物的方法和技巧,也可以理解为是四种捷径。
第一,掌握基本知识要点,采取“先记忆,后理解”的学习顺序。众所周知,学习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高中生物也不例外,但相对来说,生物的学习是一门更“专业”的自然学科,高中教材中主要包含了细胞学说、染色体相关知识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作用、生长素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基因工程、膜生物工程等一系列知识的介绍,这个科学体系同时也阐述了生物学从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向实验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学术词汇,很多情况下都是初学者比较陌生的,在对这些专业名词不熟悉的情况下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越往后学只会举步维艰。所以掌握了“记忆”这一层面的及初中知识积累之后再进行理解和深入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记忆从何而来,当然离不开我们的课本,不能想起所以然,不能随意将专业名词口语化甚至与其他名词弄混淆,教材课本中便包含了我们所要学的所有专业名词概念和知识点。由此可以发现生物学习的过程会变得通畅许多,虽然课本上很多知识点及概念表面上看上去比较浅显,其实不然,正是这些貌似简单的知识点奠定的生物学的基础,准确地掌握它们会给我们今后的学习带来便利。
第二,梳理生物这一学科知识中的内在联系,使其融会贯通,把前后知识点交织成网,如此长期以往会和记忆形成良性循环,即有利于我们对生物规律的理解,又帮助我们再次记忆。死记硬背从来就是最低效和费力的学习方法,如何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是至关重要的。生物研究的方法主要归为三大类:观察法、假说和实验、模型研究。生物学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来着手学习,我想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积极地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最后就是务实基础,将重点难点逐一击破。例如比较生物各种结构与整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切记将重点、难点、易错知识点需要重点攻破,“人难我易”才是在学习和考试中最突出自己的境界,仔细地梳理自己的只是构架会轻易的发现这些知识盲点也是有限的,例如“物质可以循环,能量则不能”“组织浓度高于血液会引起水肿”“原核细胞仅仅具备核糖这一细胞器”“神经调节比较体液调节迅速精确及时间较短”……这一系列的知识点即是有难度的也是有限的,查漏补缺,真正把这些掌握了学好生物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做好了这一点对大多数考试来说都会受益匪浅。
第三,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研究“考试说明”,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无疑是我们学习及考试的捷径。“考试说明”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可以正确并有效地指导高中生的学习和考试。高考的纲领性文件便是“考试说明”,它清楚地列举了考点、考试题型,以其为依据,务实基础认真学习,确定考试目的,按照要求来进行预习和复习,把生物这一学科掌握好便指日可待。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考试的背景怎么变换都不会超越考纲脱离教材,说到底还是万变不离其宗,重视教材课本和考试说明是十分有必要的,相比较盲目地遨游题海这样会更有针对性。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保证不脱离教材和考试说明,在此之余进行适量的练习和巩固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过度的训练也不是很提倡,毕竟学生精力有限,需要考虑时间的允许与否和效果好坏。
第四,所有学科的开设都是有其实用和发展用途的,注重实践实验,关注生物学科时事,提高动手及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目的是所在。在高中学习阶段注重这方面能力及习惯的培养对我们将来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一方面在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要切实落实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互动,即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要是课本和动手能力之间的互动,更是吸收知识和主动创新能力之间的互动,结合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刺激来生动课堂,以奇特生物现象吸引学生探索并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关注生物学科方面的新闻及发展对开拓我们的视野是十分有帮助的,时事的发展往往也会是生物高考中常常采用的背景,这对我们来说某些程度上来说有益于考生的考场发挥。并且生物相关课外知识的汲取结合课堂知识的研究极大地帮助了生物学习的灵活性的提升,这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全方位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前面说的“先记忆后理解”的学习方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逐步深入理解、研究考试说明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注重实践实验并关注生物学科时事四条捷径便能很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学习,不难看出这里所列举的四条捷径既是呈递进关系,同时又是互相关联的,从表及里地介绍了生物学习的方法及技巧,明确的阐述了生物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学习过程中可以遵循的捷径。当然捷径不代表轻松可以偷懒,要记住有付出才有收获,如何权衡其中的关系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总而言之,生物的学习是任道重远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要求真务实,使基本功扎实,又要苦中作乐,在看似枯燥的高中学习过程中享受知识的沐浴,感受其中的乐趣,并且在掌握考试规律之余真正地学到一些知识,可有帮助我们开拓视野,锻炼思维。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57.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1.
[3]李炳煌.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