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

2013-12-31 00:00:00刘春艳
科技资讯 2013年12期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变电运行工作随之日益重要起来,它的安全与否关系着电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否正常运行。但是,目前变电运行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对变电运行做好全面的分析,尽量将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使得电网能够正常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行 危险点 控制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60-02

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电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电网的安全运行也提上日程,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而对于设备投入多的变电运行更是重中之重。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2)元器件;(3)作业工具和操作等。如果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甚至违反了安全作业条例,就往往会酿成大祸。因此,只有及时增强变电运行中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了解到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与控制策略,才能增强其自我防护能力,才能使变电运行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

1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与控制策略

1.1 变压器

在变电运行操作中最常见的、典型的操作就是变压器的操作。正常情况下,变压器的操作主要有向变压器充电、带负荷、切断空载变压器等内容。

危险点: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在操作变压器时,其面临的危险点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程中很可能有操作过电压的情况,会危及到变压器的绝缘;其二,变压器的空载电压升高,会导致变压器的绝缘受到损坏。

防范措施:工作人员在操作变压器时应该仔细认真,千万不可粗心大意,一时的疏忽就有可能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1.2 母线道闸

在变电运行中,有一个设备的汇合场所,就是母线,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拥有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没有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就会产生危险点。例如:在母线的送电、停电过程中;在两条母线之间的倒换过程中。

危险点:一般来说,在母线道闸操作时存在着三方面的危险点:第一,可能会出现带负荷拉刀闸的事故;第二,可能会因为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切换出现错误而引起的误动现象;第三,可能会造成串联谐振,即在对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和开关的断口电容所形成的。

防范措施:母线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操作者在进行操作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严格按照工序进行。具体说来如下。

第一,在母线倒闸过程中,将母线开关的电源拉开,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母线开关误跳闸,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第二,当母线存在故障时,将母线开关切除,从而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第三,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将一条母线上所有的元器件倒换到另一条母线上。这个时候,操作人员必须根据操作机构的位置和自己的习惯,采用正确的倒换次序。否则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酿成大祸。那么正确的倒换次序是什么?一般来说,就是先将某一元件的刀闸合于一母线,再拉开另一母线刀闸;或者先将全部元器件均合于一母线之上,再拉开另一母线的所有刀闸。

此外,如果在工作中出现因倒换设备使得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停电的现象,千万不要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否则,会使得电压回路熔断器熔断,继电保护误动等情况。

1.3 直流回路操作

直流回路操作是变电运行中最常见的操作项目,这种操作同样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危险点:可能导致某些自动装置以及保护误动作,引起不必要的事故。

防范措施:工作人员在进行直流电路操作时,应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保证操作安全有序进行。

1.4 环形网络并解列操作

环形网络并解列操作即合并、解环操作,是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操作。

危险点:解环后引起的潮流电压变化、负荷转移、以及自动装置继电保护的改变等。

防范措施: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线路的一般要求,此外还要满足变压器自身操作的要求,最后还要正确预计每一步骤的潮流分布,并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各元件进行安全控制,进而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

1.5 天气异常

天气也是影响变电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异常的天气也可能导致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危险点:冬季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充油设备的油面就会过低,导线过紧,而夏季恰恰相反,充油设备油面过高,导线过松。大风天气会使得引线被杂物所缠,大雾天气会使设备出现闪络现象,雷雨天气会使接地出现故障。

防范措施:做好各种防范措施,灵活应对各种天气,确保每一天、每一刻都保证变电运行安全,有效地进行。

2 科学预控

众所周知,安全来自预防,危险在于控制,事故发生在失控之中。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所有的事故都扼杀在摇篮之中,将任何隐患都尽可能低缩小到零。因此,作为一名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唯有对危险点做出精确的定位分析,并对分析做出有效的控制,才能确保变电运行安全进行。

2.1 准确对危险点作出分析

准确对危险点作出分析,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时间段进行分析。结合大修(改造),针对性预控。一般来说,变电站每年都有一次检修,而每一次检修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必须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时段进行危险点分析。

其次,对工作内容进行分类分析,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变电站的工作繁杂,运行工序很多,操作人员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最后,针对员工的特点进行有效地分工。因为员工不同,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就不同。只有对自己熟悉的设备进行检修、操作,才会得心应手,才能更好地避免错误,才能确保操作系统安全进行。

2.2 运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行为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所有事故原因中,习惯性违章所占比重最大,约为占82%。可见,人为失误事故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规范人的行为。因此,唯有建立、健全安全保证制度,才能保证预控体系能够顺利实施。

2.3 提高操作人员的预防意识

变电运行的相关部门,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时刻强化安全理念,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2.4 吸取教训,落实预防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事故,要认真学习,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举一反三,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是一种反向思维。它用可能发生的后果来提醒作业人员要时时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性。讲“危险”永远比讲“安全”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操作人员唯有将“危险”意识纳入心中,事先进行研究分析及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这样才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

3 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在何时何地,电力企业永恒不变的唯一主题就是安全生产,它是电力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其中,明确隐患和危险点的预测是永葆电力安全生产的最要环节。实践证明,开展危险分析、及时准确做好预控是最为有效、可行的方案,它利用反向思维的工作方式,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与预控,容易让人接受也容易让人去自觉遵守。

参考文献

[1]董卫涛.浅谈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

[2]陈志雄.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3).

[3]熊国辉.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2).

[4]邵军.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

[5]屈颖.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及其预防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