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会诊结果

2013-12-31 00:00:00文竹韵
祝您健康 2013年11期

生病

刚生完孩子的那年,浑身的零件稀里哗啦都出了问题,上面头晕脑涨,下面脚底透风,中间颈肩背腰腿无处不酸痛,畏寒怕冷、心慌气短、四肢无力。白天家务、上班、带孩子,陀螺般转完一天,连站立的力气都没了。大医院小诊所四处投医,B超、透视、化验、心电图……全面检查,也未发现实实在在的病灶;中药、西药、祖传秘方、民间偏方、针灸、按摩、电烤……有方必试,收效甚微。

会诊

终于在一次胸透时发现了疑点,医生告诉我,心血管上有一块畸形的东西,但不能确定是什么,需要会诊。从医生的神情上我猜测事态严重,看见一个个白大褂急匆匆奔向会诊室,突然有一种即将被判死刑的感觉,我站在走廊上,度过了有生以来最漫长的20分钟等待。

等待

此时,对疾病的恐惧已在其次,内心充满的全是牵挂和留恋:我的孩子怎么办?她才一周岁多点,就把她孤零零地扔在这个世界上吗?我的父母会怎样地肝肠寸断?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几乎让我瘫倒,只想找个无人之处大哭一场。面对走廊来来往往的人,我只能背过脸去,抹掉眼角的泪痕。

窗外曾经平淡的一切此时突然变得精彩起来:那平平常常的花花草草,今天却向我展示了从未有过的魅力。也许几分钟过后,医生就会给我下达判决书,这世间的阳光、花草、土地、空气,我再也无权享用。我终于明白,失去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最重要。

远处那位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的大妈,第一眼看到她时,我曾经心怀悲悯,可眼下比起我来,她是多么幸福啊,她一定是儿孙满堂了,完成了她应该完成的人生义务,虽然身体欠佳,也许会慢慢调养好,然后安享晚年,哪像我韶华早逝,或许马上会被宣判“处以死刑,立即执行”。

想到死,脑海里猛然记起了陶渊明的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一直以来,每每想起这几句诗,内心的感慨总是悲壮大于凄婉,可此时正好相反:人更多的是为他人而活,为子女、为父母、为爱人,为兄弟姐妹,为亲朋好友,为一切爱你和你爱的人。身强体健的时候从来不会去体味活着有多么重要和美好,在这疑似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才幡然醒悟……

我猜测着会诊室里“审判”的进程:“法庭辩论”应该结束,然后进入“评议”阶段了吧?我忐忑地等待结果,又惧怕结果;希望会诊室的门打开,又希望它永远关闭。我在两难中挣扎,因为凡尘抑或天堂于我只有一门之隔。

宣判

……似乎过了一个世纪,那扇门终于打开了,医生笑着走出来,他告诉我,没什么问题,只是我的血管形状有点畸形……我的面部表情很艰难地由痛苦状转为苦笑状。医生看出我的脸色和表情,一再表示对不起,说会诊是对患者负责,好像怕我怪罪他们小题大做。我则一再向他道谢,夸他们责任心强,其实我内心里非常感激他们的“小题大做”,否则,我怎么会有如获重生般对生命的顿悟!

我走出医院。蓝天、白云、树木、阳光都亮得那么闪眼,我的身心轻松,以后会更加珍惜健康和生命!

我仿佛看见女儿在爸爸怀里扭动着小身躯,小手指着门外呢喃着:“找妈妈,找妈妈……”我加快了步伐。

……活着真好!

(编辑 林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