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嘱咐的话,最多的就是“听老师的话!”,接孩子离园时,询问的比较多的也是“今天听老师的话了吗?”常出现的困惑是“为什么孩子不听我们(家长)的话?”可见家长认为自己或老师讲的话都是对的,希望孩子听老师的话,听自己的话,目的是希望孩子有好的发展。那么怎样让孩听话呢?优秀的家长是智慧的,让孩子听话、明白事理的秘诀就是良好的亲子情感,因为通情才能达理。
托尔斯泰说过,孩子自出生到5岁的这段年龄期内,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是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要多许多倍。这个话不仅说明了5岁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而且也说明了幼年时情感培养的价值。所以学前阶段是良好的亲子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
一、亲子情感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亲子情感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的强烈而深厚的依恋,是人建立的第一种社会情感。
1.亲子情感的特点
亲子两方,即父母作为成人与孩子(学前)两方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和经济关系等特殊的关系,并且由于信息资源的不平衡、物资资源的不平衡、权力地位间的不平衡,亲子之间的交往常体现为一方主动,即主体,另一方被动,即对象,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指导行为、馈赠供给行为、质问评价行为等,这些特点使家长在教养孩子的同时,可能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也可能剥夺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从而影响幼儿独立人格的形成,一旦家长意识到孩子的这些问题后,可能就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从而让亲子关系出现裂缝。
2.亲子情感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幼年期正是幼儿情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亲子情感是幼儿情感中一种,也是幼儿形成的第一种社会情感,美好的亲子情感能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美好的亲子情感是实施优质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影响着其他社会情感发展。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孩子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促使孩子不断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正确认识,因此亲子之间也更容易沟通,亲子情感也会随之更加深厚,所以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很好,即孩子很听话,这样的孩子走入学校工作单位等,也都会与同学同事朋友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来结婚也能有美好的爱情和亲情。
二、影响亲子情感的因素
1.家长对孩子年龄特点的了解程度
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就会基于孩子兴趣、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期待,孩子在喜爱的活动中才能获得成就感和自信,这样在共同生活中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特点的了解程度
对儿童的正确认识是科学教育的起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成为他自己,因此要基于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而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会受自己的经验所限,对孩子的认识也是如此。所以,家长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才会在客观判断的基础上,开展适宜的家庭教育。
3.要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和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对情感认识、理解和表达,90%是模仿成人习得的。夫妻交流不融洽,将直接影响亲子关系。
和谐的家庭应拥有一致的教育观念和要求,这样孩子才能在家庭从容快乐地生活。如果教育方向经常不一致,常会使儿童无所适从,孩子慢慢就会成为一个矛盾体,也不利于健康亲子关系的形成。
4.家长对自身学习提高的关注
家庭是一个人诞生的摇篮。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家长关注自身的学习提高,注重积累家庭教育智慧,就能够创造机会条件和生活环境,让美好的事物走入孩子的心灵,滋养孩子的人格,这样家庭中的亲子情感一定会很积极健康。
三、建立健康的亲子情感的方法
1.祥和的交流氛围中,滋养健康的亲子情感
祥和是民主、平等和公正的亲子关系的体现,是积极健康的亲子情感的特征,表现为生活中亲子间和谐的相互自由倾诉、倾听、讨论等。在祥和的氛围下,亲子双方的心是平静的,平静状态下的交流,才会心灵相同、心心相印、心领神会。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能增进亲子情感,还会向爸爸妈妈模仿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
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享有机会均等话语权,应该是谁说的在理,就按照谁的要求或方法行事,这才会公正,才会有亲子间的亲密信赖的情感。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了,家庭教育效果就好了。
2.在幸福的生活中,体验浓厚的亲子情感
学前儿童,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并在成人适度的保护和帮助下,支持幼儿自主学习和主动、独立地发展。孩子生活过程中有许多能力不及的事情,需要我们从替代到部分替代到退出由孩子独立完成。如小班孩子如厕,最初成人需要帮孩子提好裤子,慢慢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先提裤子,我们再帮助他提到位,整理好。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能力提高,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尽量自己独立完成。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耐心、鼓励都会影响亲子情感,增强亲子间的信赖感。
3.在快乐的亲子游戏中,增进积极的亲子情感
亲子情感作为幼儿社会性的一个方面,其发展需要在社会的交往、游戏和生活中实现,孩子喜欢游戏,需要游戏,游戏对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全面协调发展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亲子游戏愉悦孩子身心,能够在满足孩子需求的中增进亲子情感。
亲子游戏,通过家长和孩子间的合作和共同参与,彼此都体验享受了健康的情趣,增进了亲子间彼此的喜爱、信赖,收获了积极情感。
4.在共同的成长道路中,升华美好的亲子情感
家长是携手带领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生活处处是教育,生活时时有教育”。家长应主动充实自己的教育科学素养,把握各种教育机遇,如孩子受伤了要安抚,表达你对他的关心;发现蓝色衣服在黄色灯光下变“绿”,要满足孩子对光与色现象的兴趣,和他一起探讨、感知;当孩子命令爷爷给他拿来玩具时,要教育孩子恰当地表达,尊重老人,认识并遵从家庭、社会场所的伦理关系。孩子有家长而成功,有家长而明理,有家长而成长,亲子情感便更加美好。
亲子情感是其他社会情感建立的基础,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是一项复杂而细微的工作,既要注重原则,又要灵活运用规律,得法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的生活快乐而有意义,亲子情感就会愈加浓厚而健康,孩子就拥有了聪明智慧,快乐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成为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