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浅谈

2013-12-31 00:00:00肖青明
考试周刊 2013年102期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突出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首先从观念上进行更新,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建构了思考问题要有整体观念,从整体出发又以整体力归宿的思维方式。其次,摒弃了传统的质量观,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代替过去只强调智育发展的应试教育观。在改革中,我们应始终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合作共同探索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觉动手、动脑。还要把课内和课外融为一体,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统筹安排,对小制作、小发明、实验竞赛、专题讲座进行适时调整。在实验内容上对科学知识、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全面考虑、互相渗透,把获取知识、科学观察、独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发挥聪明才智安排于合理的结构中,充分发挥了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功能。

一、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寓实验课改革于趣味之中。

教学语言要形象幽默。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的作用。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1.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发好奇心,激起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激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讲相对运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的子弹的真实故事。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

2.实验形式多样化。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我对初中物理的学生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进行了逐一研究,在揭示物理规律的原则下,每一个实验都做一些趣味性的改进。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管底没有什么异样。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演示实验时,我让少数学生与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十分认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正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后,下一步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内容、学生基础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最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

演示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让少数学生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还让学生制作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探究性实验要多做勤练,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既得动手又得动脑,不仅要想是什么,还要想为什么。特别是实验设计,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为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会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对于物理教师来讲,除学生实验必须全部做以外,还应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改造实验,把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使其手之所演,目之所视,耳之所听,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为一体。这样做,一可加深理解,二可增强记忆,三可提高兴趣。

三、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综合实践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综合实践活动要多种多样。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同学们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已经不满足那种“上课由着教师灌,自习围着习题转”的旧教学模式,乐意按照自己的意图思维和行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满足中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例如:组织摄影组、板报组、航模组、无线电小组、家电维修小组、小制作小组等,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展才华,让他们在实践中受锻炼,让物理爱好者充分发挥特长,取得成功,以成功激情趣。此外,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这块阵地,我们还应举行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小制作、小发明等,对促进实验教学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举办综合性实验竞赛,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群众性融为一体。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使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我们每学期定时举办两次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的思想和设计能力。特别是有自卑心理的后进生,当发现自己能够设计比较合理又较符合要求的实验时,一种“我不比别人差,我能学好物理”的自信心油然而生。如:还可以在八、九年级年级举办“小制作”、“小发明”的竞赛活动,五分钟的实验操作竞赛活动,一分钟实验题竞赛活动,等等。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参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不仅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反馈讲评要及时准确。

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板演抢答、实验操作,章节小测、作业批改、评教评学等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相间进行,互补长短。即时反馈贵在迅速及时,趁热打铁,把同学们已激起的思维高潮推向更高一层、更深一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时反馈,好在反复实践,功多底深,反馈信息准确性高,时效性长,为改进信息再次输入的内容方式提供实践依据,更能结合学情,有的放矢,但二者反馈都必须及时,准确,早接收反馈信息,就会早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