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2013-12-30 08:57李宜涛
戏剧之家 2013年19期
关键词:观众席舞台艺术舞美

李宜涛

高度发展的21世纪,各学科都在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舞台艺术如此,舞台美术亦如此。

处于发展创新态势中的我国舞美设计,也出现了许多带有本质性、方向性的新趋势,分析总结、研究探讨这些新趋势,无疑是有意义与有意味的工作。为此,笔者结合个人的观察与实践,就此发表若干看法,以作引玉之砖。

照我看来,当今我国舞美设计的新趋势,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A.理念超越性的提升

设计理念即设计思想,它是设计的指导原则与实施纲领,有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舞美设计。

新时代的舞美设计,首先在设计理念上实现了开创性的突破,也实现了超越性的提升。

现代社会一个最主要的特点,体现在艺术之中,就是由文字传媒转向视觉传媒,即读的人少了,听的人次之,看的人多了,其中以电视艺术的收视率大幅度提高最能说明问题。因此,作为以视觉为主要特征的舞台美术,在视觉艺术得宠的今日,就更有了得天独厚的充分的用武之地,可以张开任意飞翔的翅膀,上下求索,进行既广且深的开拓。

首先是设计的美学原则的超越性提升。过去一提舞美设计,常常用西方写实主义与中国写意主义两大模式来框定,而现在则不仅不墨守这两大模式,而且在融二者为一体的同时,广收博采,吸收西方现代主义中的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印象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意识流、黑色幽默等各种艺术流派的艺术精华,构成一个“百宝箱”。舞美设计师可以广为运用,为所欲为,理念的超越直接导致设计的超越。

其次是设计空间的超越性提升。过去舞美设计师所能支配的空间与所统辖的“领地”,只限于舞台之上。而现在,已远远超越了舞台空间的限制。一是由舞台延伸至观众席,例如歌舞《大雪歌》的舞美设计,就采用了延伸舞台的办法,将舞台前面的乐池填平,并将檐侧幕与舞台框架延伸至观众席,使观众增强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了演员与观众的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二是由观众席继续延伸,至剧场之外的现实之中。例如美国音乐剧《狮子王》(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舞美设计,就将舞台延伸至观众席与剧场之外,造成一个多维化的“动物世界”。再如日本的一些戏剧,观众手拿戏票去看戏,还没有找到剧场,就拐进一家民宅的小院,突然发现荷枪实弹的德国兵就站在身边喘着粗气,另有一些法西斯匪徒正在院子里“拷打”共产党员……这真是将“舞台小天地”变为“天地大舞台”的杰作。

所有这些超越,都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舞美设计。

B.主观能动性的强化

诚然,舞美设计从属于整个舞台艺术,并且为之服务。但是,这种从属与服务并不是也不应该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当今的舞美设计,主观能动性的强化也是一大趋势。

一方面,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强化表现在舞台美设计对于体现舞台艺术的主题、表现其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独特的创造性作用。例如最近备受全国人民赞赏并享誉世界的舞蹈精品《千手观音》的舞美设计,就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现实与神话为一炉,集生活与艺术为一体,成为现代舞美设计的经典。又如上世纪80年代北京人艺重排并公演的话剧《茶馆》的舞美设计,也在充分体现旧北京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意识与现代手段,同样取得了成功,作为舞美设计的精品,代表我国舞美作品,被选送参加国外的舞美作品展览,广获好评,为国争了光。

另一方面,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强化还表现在舞美设计师使舞台美术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与增大,甚至大有独立与“功高盖主”、“喧宾夺主”的趋势。这种趋势突出表现在一些舞台美术的“大制作”之中。例如新版越剧《红楼梦》的舞美设计,就营造出一个奥妙无穷、风光无限的幻觉空间,使传统戏曲的舞台美术发生了新的嬗变,上升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即观众在观赏全剧的同时,也将舞美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作品,为其而赞叹,而愉悦,回味无穷,留连忘返。当然,对于这些“大制作”目前尚存争议,有人肯定,有人否定,究竟孰是孰非,尚有待实践与时日的检验,不过作为一种大趋势,则是一致公认的。

C.现代科技性的凸显

当今的舞美设计,凸现出现代科技的趋势,例如转台、升降台的现代机械化的手段,电脑灯、激光灯,镐灯的灯光运用等等,尤其是电脑三维设计、电脑绘画、电脑投影等技术,更是高科技化的集中展现。

猜你喜欢
观众席舞台艺术舞美
视听盛宴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看电影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找到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