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实用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要提高对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通过日常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可行的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上对以往的教学各方面的不足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课程难点 教学内容 课程特点 教学环境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技能与知识与我们的现实实际生活密不可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专业的技术学习,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选择材料,为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所学技术而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但是,因为中职技工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大多初中毕业,对热处理与金属材料的专业知识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为了避免学生感到学习难度高、产生厌学的情绪,中职教育工作者以促进教学为目的,积极探讨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分析课程中的难点
因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程实践性强、知识的涉及面广、名词概念较抽象、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机构严密、相关理论系统性强、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理论性强、内容杂等,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就难于突破课程知识的重点、难点,达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失去教学意义。例如:课程的前三章是金属学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学好这部分基础知识,对后面所要学习的常用金属材料和钢的热处理的知识就会一知半解,因为金属学的基础知识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它对合金和金属的晶体结构及铁碳合金相图的建立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和介绍,是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课程必备的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综合化
在课堂上,教师应少讲,甚至不讲在实际工作应用较少或根本用不到的内容。而且,对于不同的专业,其讲解的侧重点也应不同。例如:车工工具为硬质合金或高速钢;钳工的工具为低合金工具钢或碳素工具钢;车工钳工应侧重优质碳素钢;焊工应侧重普通碳素钢等。不同的材料,应用范围也不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的理论与实际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对学生讲解生产中的实际事例,应做到从理论角度分析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能够找出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超市出售的菜刀中,有一部分刀具虽然很锋利,却非常容易断裂,原因在于这类菜刀的脆性太大,没有对其进行低温回火,而只是进行淬火处理。按照课程要求,综合教学内容,并融入教学实践,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准备刀具、弹簧、连杆等工具作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认识回火的概念及其应用与分类,让学生知道这些工具所需要的力学性能是不相同的,刀具需要有很高的硬度;弹簧需要有良好的弹性;而连杆则需要具备综合的力学性能。要使这些工具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就必须在淬火之后进行不相同的回火。通过这种讲解,学生认识到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及低温回火的概念和应用。
3.针对课程特点采用有效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应用来进行有效教学。它通过提供的具体案例,根据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引导学生表达、讨论、分析,使他们主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实际的案例中灵活运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的理论知识。教师还要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案例,把有效的案例应用于教学中。例如:让学生针对不同材料,按照硬度试验法来选择相应的硬度测试的方法。再如:学生可以按照所学的合金刃具钢针对不同的刀具选择适当的材料。这些方法,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在实际条件的允许下,可以通过校方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的机会,这就加强了教学的实践性,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入体会。让学生多参与机械制造的实际操作,在机械厂实习能够使他们熟练掌握热处理工艺。与此同时,在企业文化强有力的感染下,学生受到基础的技能训练,真实体会到职业环境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的长足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锻炼他们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形成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
4.教学环境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间仅仅占了全部教学时间的1/5,而理论教学却占据4/5,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现代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加强了对实习试验的应用,教学时间一半用于理论的教学,另一半则用于实践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只停留在理论上的极端的状态,增强了学生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的能力,满足了学生实训与实验的学习要求。例如:在对学生讲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做有关于冲击韧性、硬度、压缩、拉伸等的试验,让学生通过动手亲手体会学习后,写出试验报告。这样,机械教条的教学转变成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灵活机动教学,教学的质量必然获得极大提升。
5.结语
通过对提高《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我们明白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通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综合学习,使学生对金属材料的选择、使用及热处理工艺方面有着独特见解。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淑花,甘江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