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2013-12-29 00:00:00郭丽
考试周刊 2013年12期

摘 要: 作者提出,要分析和探究实现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以改善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不仅真正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 历史高效课堂 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历史高效课堂是指历史教师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学科的特点,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从而实现特定的历史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全面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做到“脑中有法”,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以及学生的不同,采用灵活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学案导学。学案由课标要求、学法建议、主干知识梳理、思维拓展、知新整合、自我测评等几个部分构成,要求学生每节课课前预习,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目标、有目的、有需要、有释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巧设情境,精心设问”的原则,努力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融入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材料精心设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科学的学法指导。“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如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答案的呈现等。

4.适当的激励机制。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都找到适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的作用。从课堂上的口头表扬到作业中的批语,从课堂活动中的鼓励到考试后的评价,处处都有激励的影子。我们不但要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适当的激励可以使学生“有所为,敢所为,正确对待自己的所为”。

5.进行历史教学反思。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历史教师还要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境创设是否到位,这样既可以积累教学经验,又可以避免以后的教学实践少走弯路。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即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将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通读教材内容,结合“探究过程”,找出教材中对自己而言的重难点,回答“动脑筋”,完成部分“开放作业”题。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待课堂解决。做到这些,课堂学习才有目标,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2.课堂学习。实行小组合作、互助探究,既有成果展示,又有自测互评,还有思维拓展、师生质疑。展示,既可口头展示,又可黑板展示;既可小组展示,又可全班展示。在课堂上学生要努力做到“三动”,即“心动”、“手动”、“口动”。也就是说,学生要及时跟随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要随时动手记录笔记,同时也要用口将所思所记表达出来。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积极参与,可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3.课堂识记与巩固。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注重识记的思路、方法与技巧,课堂上及时复习、巩固与识记,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当堂掌握。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梳理,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4.延伸探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进行校本教研,努力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让学生出历史手抄报,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历史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赛等,组织专题辩论会,撰写历史小论文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师生关系方面

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教学双方都要对教学过程熟悉,准确地进行定位,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这样教学过程才会相得益彰。要达到上述结果就必须加强师生交流,教师要因材施教,精心教学。

高效课堂应该是活泼的、互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情感的交流。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通过倾听,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受理解,从而在肯定自己价值的同时,也树立表达的勇气。其次,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用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暗示。另外,对学生的活动及时进行恰当的反馈与赞扬。反馈和赞扬具有情景性、具体性和可信性,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使学生在得到激励的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行为的恰当与否。

总之,今后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下特点,即以教科书为依据,以知识梳理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自我测评为手段,以自主学习为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以落实“三维”为指导,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进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