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也能这样上

2013-12-29 00:00:00吕正霜程真周光胜吴海兵
考试周刊 2013年12期

2012年10月20日下午第二节课,全宿迁市体育教师齐聚泗洪育才实验学校体育场,进行全市基本功教学研讨活动,庄宇峰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七年级耐久跑课堂教学。庄老师设计了通过障碍跑、自主跑的体验与练习,让学生乐于参与练习,积极体现自我;通过跑的综合练习,让学生正确掌握呼吸方法和跑动技术,并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发展体能,将耐久跑技术与习惯融入到生活中去;在练习中,注重练习形式的变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敢于展现自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这节耐久跑的课中,庄老师将“地理知识”引入到教学中。练习方法:在田径场上画5个圆圈,依次标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定在四个角,在每个洲都有跑的方法说明,把学生分成男女生比例相等的4路纵队站在四个角的圆上,当教师说到哪个洲的学生去哪个洲旅行时,学生就跑到哪个圆的代表洲去,也就是相互换的意思。例如,亚洲去美洲,欧洲去非洲,非洲去亚洲,欧洲去美洲,等等,在每一个洲都有跑的路线说明,同学们只有按图解的说明去做才不会有冲突。练习过程:第一轮,教师先领一个队跑一次,然后大家在相互“拜访”;第二轮,教师要求每次被“拜访”的那个洲的同学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第三轮,每组跑的路线不一样但跑的距离都是400米,路线由教师事先安排好的“领头羊”带领;第四轮,比赛,由学生自己选择去“拜访”那个洲,但跑的距离都是200米。

第一轮结束后,我看到学生脸上的笑容了,我知道今天的“地理知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了。紧接着进行第二轮。第二轮结束后,我听到学生呼吸声较大,庄老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跑得快且花的时间最少,即完成任务的效率最高。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讨论。有的认为没先选好路线,而多跑了;有的认为前面速度太快,后程就没力气跑了;学生讨论的气氛很热烈,教学效果非常好。讨论完后,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轮结束后,同学们有些累了,庄老师让学生在原地休息,利用这个时间讲解测量心率的方法和对耐久跑的运动强度的控制,即测脉搏。通过测脉搏让学生们掌握对运动强度控制的方法,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开展。耐久跑是一种低强度、长时间的匀速跑,心率应该掌控在120-150次/分。接下来,庄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第四轮的内容,比赛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同学们积极选择路线,自主安排战术。第四轮,比赛开始了,气氛比第三轮更加激烈,各组按照选的路线,也重新设置了同学们跑的顺序。学生个个都在体验跑的乐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比赛结束后,我们测了脉搏。庄老师提出第五轮的内容、比赛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同学们非常踊跃,积极备战。第五轮,比赛开始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呐喊声不绝于耳。

比赛结束后,庄老师又给学生出了两个问题:“同学们,老师最后还想让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到底要怎样跑好耐久跑?如果在现实中遇到相似的任务如何去完成?”这时候,学生开始讨论起来。最后,庄老师微笑着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耐久跑,运用了‘地理知识’,通过练习,同学们也掌握了耐久跑的方法和技巧,同学们的热情也非常高,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提出好的意见的同学,让我们掌握了耐久跑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敢于创新、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此时,同学们都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神情,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本次课。

我对这堂耐久跑课的成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分析,我认为,庄老师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合理利用场地,保证练习量。本课场地布置比较复杂,课的开始时学生站位不利于了解场地布置的意图。我建议增大教学场地,安排分小组跑,每个人都跑起来,在一次结束休息时可以对“极点”的知识点和克服方法进行讲解,然后开始第二次跑。

2.丰富激励手段,教会学生自我激励。耐久跑让学生害怕的原因主要是其给身体带来疲劳和情绪上的挫折感、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长跑对人身体产生的生理感觉,正确认识长跑对健康的有益之处,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自我激励的方法,如目标分解法、自我鼓励法、互相激励法等。

3.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本案例将“地理知识”引入到课堂,进行耐久跑的教学,改变跑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体育课程资源,将枯燥、无趣的耐久跑教材变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本案例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的变化,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比赛手段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情入境、以境乐练,真正体验了运动的乐趣,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了“耐久跑”教学的效果。本教学案例教法新颖,简便实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了学生的耐力素质。

4.体育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分析,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更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形成自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新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选择耐久跑为教材内容。通过耐久跑,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但在以往的“耐久跑”教学中,由于教法手段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本案例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将“地理知识”引入课堂,进行耐久跑教学。采用比赛手段、游戏形式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乐、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