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2013-12-29 00:00:00高艳华
考试周刊 2013年12期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实现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那么小学英语课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1.小学低年级英语适宜采取半班教学的模式

半班教学是指上课时把一个班分成两个大组开展教学活动。

1.1开展半班竞赛模式,板书相辅助。

七八岁的孩子大都争强好胜,分组竞赛既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又能让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每节课我都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展开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往往借助巧妙的板书设计展开。课前,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板书设计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凸显拟人化手法,做到既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又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心境下学习明显提高学习效率。

1.2半班模式,仿读仿唱。

模仿是语言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每当传授新课内容时,我都播放金太阳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视听、闭目听后,认真模仿歌谣歌曲,特别是在歌谣学习中,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比一比谁模仿得最像。在这一教学环节,我经常采用半班教学的模式,一个组站起来跟着VCD或老师一句一句地跟读,另一组认真听,这样做:(1)分组跟读,学生人数较少,便于老师观察每一个孩子,及时发现问题。(2)孩子们无形中多了一次听的机会,当想到这组读完后就轮到自己组跟读,他们会听得格外认真。(3)当学生跟老师读时,老师站到这个组的同学当中带读,同学们听得更清楚,模仿老师的嘴形也更准确。老师根据小组朗读的情况给出评价Well done,very good,excellent,并分别给小组进一格、三格、五格。实践证明:用此方法讲授新课,简单高效。

2.灵活运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的形象性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如果把英语教学看成是不断攀登阶梯,那么字母教学是“The first step”。对于内容枯燥的字母教学,我们如何将其活化,使学生喜欢学、乐意学呢?

教学时,如果枯燥的领读、跟读,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而如果运用手势表示大小写字母或者让学生想象怎样用手势表示字母,就会很快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大写A,教师可带领学生两腿分开,教学B时将右胳膊右腿弯曲,教学C时弯弯腰,等等,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有助于学生记忆。在指导书写时,我们可教学生学会使用左手当“四线三格”(伸直左手,大拇指向内弯曲,其他四指微微张开就构成了“四线三格”),然后要求学生用右食指在“四线三格”上练写字母,同时口述笔顺。在讲音标时,可以说“BB,小手小手拨拨拨;CC,咳嗽咳嗽咳咳咳;DD,小蹄小啼得得得等”,对于这种有趣的字母学习法,学生乐于接受,乐于使用,课堂学习气氛自然活跃。

3.教学从学生自身生活出发

学生自身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爱好等,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会表达的方式。首先让全班同学都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让学生在取名字的时候感受英文名字的特色,并且在日常上课或者课间鼓励大家用英文名字称呼对方,营造英语氛围。当课内的对话需要学生扮演时,把对话里面的人物名称换成扮演学生的英文名称,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身份对话而不只是模仿。教师更应该指导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以致用,如PEP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学了一些关于食物的单词,下课的时候教室里总会有学生在吃一些零食,教师便可以走向学生提问“What is this?”学生都很积极地用英语回答“This is noodles/bread/egg.”等,甚至有一次学生还会问:“老师粥在英语里怎么说啊?我喜欢喝粥。”这个方式很好,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也可以让他们根据生活实际积极拓展知识。又如,一般下课后学生的活动会比较多,这些活动也体现出他们的爱好,如下课时看见一个学生在画画,教师可问他“Do you like painting?”他说:“Yes!”然后笔者就拓展到其他问题。如“What do you want to pain?”想必学生会热情地跟你交谈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会学到原本不会表达的英语。这种“交谈式”的英语学习法是值得提倡的。学习书本上的对话更多倾向于为了学习句子而学句子的感觉,但在真实情境中和学生用英语对话,学生会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4.引导学生有效运用词汇

词汇运用是词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词汇缺乏运用,学生即使暂时记住了单词,但由于没有通过运用得以巩固,导致他们无法真正掌握单词。正确、有效、科学的词汇落实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

4.1从听入手。

Krashen认为,人们掌握语言主要靠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即大量的听与读。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创设语境,加强对学生的听力,保证大量的有声材料的输入。

从听入手的基本原则:保证数量,保证质量。听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词汇呈现时,教师尽量让学生听原版的读音,让学生体验、模仿发音。笔者一般采用让学生辨音来巩固词汇的读音:给出两组或几组词汇,学生观察每一组词汇,然后由教师读出词,让学生选出词音。如:take—make—cake,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三个词的首字母不一样,留意首字母的发音,从而做出判断。辨音性的听,它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区别上。

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听单词音,还要听对话、小短文、英文歌曲等。听的同时,教师提出任务:听出关键词,听懂句子的含义。带着目的去听,通过反复认读、辨认与归纳发音,可以让学生掌握地道发音,将听到的音素和已储存信息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词汇的听力水平。

4.2巧将词汇放进重点句。

口头复现词汇可通过让学生反复地读词,进行机械的操练。词不离句,语言在语境中才体现其生命力,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型不多,将单词放进句子中,进行操练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复现词汇。如PEP4 Unit 3衣服、颜色单词比较多,将词汇放进重点句中,让学生根据图片读出句子:出示T-shirt的图片(衣服有颜色),我们这样读:①T-shirt↑ T-shirt↓My T-shirt is brown.②T-shirt↑T-shirt↓I like the brown T-shirt.以此类推,换成其他衣服或颜色,学生能就图片读出单词与句子。经过大量、有趣的读,学生自然地蹦出词汇,同时也将一些常用的句型记住,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