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述评

2013-12-29 00:00:00李斯静司汉武
理论观察 2013年4期

[摘 要]关于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学生的社会化及社会适应、孤独感、情绪状态、人际交往、行为偏离五个方面,并从学校与家庭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寄宿生心理问题的办法。这些研究都没有考虑学生的归属和安全需要,并从社会工作角度切入问题。从学校社会工作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提出更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寄宿生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139 — 03

随着中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布局的规划调整,寄宿制学校的数量快速增加,以寄宿方式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寄宿生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教育和心理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综观已有研究,承认寄宿生活对学生成长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报道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提高学生自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等与应试教育有关的外在目标方面;大部分研究则关注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考察这些差异的表现和造成差异的原因。对处于8-14岁年龄段的中小学生来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安全意识尚未基本形成。这一时期学生对家庭、父母的生理和心理依赖很强,离开家庭的寄宿生活,对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深入研究寄宿生活对学生成长尤其是心理发展的影响,对于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义务教育模式的改善和提高,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核心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从学校社会工作方面解决这问题提供研究铺垫。

一、关于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寄宿生活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主要还是消极影响。近些年来这些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学生的社会化及社会适应

通过对低龄寄宿对农村小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研究,刘先丽(2007)发现,低龄寄宿对农村小学生的社会化有积极影响,但也存在着不容人们忽视的问题,寄宿生活使学生离开了家庭,他们在性格培养、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受父母的指导很少,他们的社会化更容易产生偏差。王芳、杨培(2008)借助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对寄宿制与非寄宿制高中社会适应性调查显示,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寄宿制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寄宿制学生,寄宿学生在社交性、内抑性和人际信任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学生。

2.寄宿与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王春平(2011)通过农村小学寄宿生和走读生的焦虑对比研究表明,农村小学寄宿生焦虑状况不容乐观,焦虑水平和焦虑障碍筛出率都显著高于走读生,焦虑水平在性别方面未呈现显著差异,但年级间差异显著,私立学校寄宿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公立学校。走读生焦虑整体水平较好,但也呈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肖利敏、陶芳标等(2008)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安徽省农村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383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寄宿生抑郁症状检出率(52.7%)高于走读生(46.2%),寄宿生焦虑症状检出率(27.7%)也高于走读(2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寄宿是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1〕。

3.寄宿与学生的孤独感

关于这一议题,昝旻(2011)通过对寄宿与非寄宿制小学生自尊和孤独感差异研究发现,寄宿制与非寄宿制的小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显著(T=2.419,P=0.016<0.05),寄宿制的学生孤独感得分为29.86±10.63,非寄宿制学生孤独感的得分为27.73±9.05,寄宿制学生总体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学生〔2〕。叶敬忠、潘璐(2007)对北京、江苏和湖南的农村寄宿制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寄宿生面临着情感的缺失,感觉内心孤独、寂寞〔3〕。

4.寄宿与学生的人际交往

刘朝军、田素英等(2004)使用SCL—90量表对寄宿生和非寄宿生进行了测评,发现寄宿制学校男生人际关系、敌对因子得分高于非寄宿制学校男生,女生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也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女生〔4〕。李宇青(2006)通过对寄宿制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发现:97.6%的寄宿生认为生活的寝室有矛盾,55.2%的学生认为是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42.4%的学生认为是个人言行不当,37.6%的学生认为是生活琐事所致〔5〕。

5.寄宿与学生行为偏离

李璧、罗昭逊等(2003)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对贵阳市789名学龄寄宿儿童和普通儿童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寄宿儿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为27.55%,明显高于普通儿童的17.37%;寄宿儿童的违纪行为、反社会行为与神经质行为问题检出率均高于普通小学儿童〔6〕。王玲、李崇勇等(2008)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3-5年级寄宿儿童和普通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寄宿女生在活动情况上较非寄宿女生差,在社交退缩、体诉、多动、违纪因子分以及总量表分比非寄宿生有相对多的问题〔7〕。唐慧琴、杜亚松等(1999)用 YSR 对上海市某寄宿制重点中学 765 名初中生进行测试,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9.8%,其中男生有行为问题者 47 例,行为问题检出率占 13% ,女生有行为问题者 28 例,行为问题检出率占 6.9%,男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大于女生〔8〕。

二、关于影响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关于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家庭、学校和寄宿生自身三个方面,其中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是影响寄宿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 家庭因素

董树梅(2006)在其《影响城市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原因探析》一文中指出,家庭原因对寄宿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表现是:亲子沟通缺乏,导致寄宿生情感缺失;父母期望值过高,导致孩子压力过大;特殊结构家庭,导致孩子遭受心灵创伤 〔9〕。

王玲、李崇勇(2008)对寄宿制小学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男生的影响不显著,对女生的行为有显著影响,父亲的过分干涉、严厉惩罚与寄宿女生的抑郁、多动、社交退缩、违纪、攻击性行为等均成正相关〔7〕。

储小庆(2009)通过对农村寄宿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发现,重庆市31个县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关心学习情况的家长占97%,关心孩子生活情况的为77%,关心孩子身体状况的有65%,只有23%的家长关心孩子的内心烦恼,2%的家长关心孩子的业余爱好,没有家长关心孩子的课余活动〔10〕。

2. 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安全管理的管理理念,忽视学生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缺乏丰富的课余生活。

叶敬忠、潘璐(2007)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研究中发现,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还处于看管为主的低水平,“不出事为原则”的低要求,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缺少关注和引导,加之封闭式的严格管理,容易造成学生性格内向和封闭〔3〕。

吴霓、廉恒鼎(2010)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活动综述中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比较贫乏。主要表现为:课余生活以学业为主,存在超负荷学习的现象;学校组织的课余生活形式单调,以体育活动为主;学生自主开展课余活动的能力不够,主要内容都与学校有关;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缺乏有效管理;寄宿制学校缺乏组织学生课余生活的软硬件设施〔11〕。

杨润勇(2009)通过对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发现,寄宿制学校教师普遍存在“身兼数职”——除了教学,还要承担保障寄宿生人身安全和照顾其生活起居的重要责任。超负荷工作的教师往往难以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寄宿制学校生活十分没意思”;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除了课本、练习册之外,既没有课外书,也没有课外活动”。这些情况均会对寄宿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2〕。

3. 寄宿生自身的因素

寄宿生自身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特质、自我意识、性别方面。神经质人格特质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自我意识水平较低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寄宿女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寄宿男生。

从人格特质来看,申自力、陈力(2012)在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神经质人格倾向的个体,其心理特征表现为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和不理智的行为。正是神经质人格倾向的个体因其在情绪管理、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这些缺陷,导致其在应对学校生活压力时会比他人有更多的困难〔13〕。

从自我意识方面来看,唐慧琴、杜亚松(1999)对寄宿制重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状态与行为问题的研究发现:765名寄宿制中学生中,11.6%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降低,9%的学生有抑郁情况,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9.8%,学生中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者,有情绪抑郁者,他们的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都高于正常组,因此应该加强中学生自我意识评价的辨证性,防止和减少学生抑郁情绪,提高心理素质〔8〕。

从性别差异看,董树梅(2006)在分析影响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原因时指出,寄宿女生中60%在心理健康测评中至少有一项因素出现焦虑倾向;在总量表标准分最高的10人中,女生占8人;各因素的检出率除冲动倾向外,寄宿女生均高于寄宿男生〔9〕。杜亚松、唐慧琴等(2001)对寄宿制重点中学男女生心理卫生状况比较研究表明男女生行为问题存在极显著差异,男生在抑郁、攻击、违纪和不受欢迎五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思维障碍和躯体诉述这两个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

三、关于解决寄宿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梳理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来探讨解决寄宿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9fc5bf81aa915caf726ca719f15852f16bf1f70d0f3dc81d8196bf0783518316

1.学校方面

要改善寄宿生的成长环境,就学校方面学者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完善学校设施,保障后勤生活,加强制度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寄宿制学校老师必须真诚关怀、充分理解学生,用真诚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14〕。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不同领域达到自我实现,获得赞赏与肯定,使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15〕。四是构建心理咨询、疏导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潜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休闲中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16〕。

2.家庭方面

关于改善寄宿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长条件,研究认为:一是家长应不断学习,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正确的人才观,对学生的期望值应符合学生实际〔16〕。二是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15〕。三是要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和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成长。

四、简单述评

在人们对寄宿制学校及寄宿生的高度关注下,在人们对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思考中,有关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指导寄宿制学校和寄宿生家长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改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城镇化迅速推进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学校教育来说,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仍然是明显的。这些局限主要表现在:

第一,就对象来看,现有研究大多只局限于对某一时期寄宿生心理特点的横断性研究,而缺少对该群体心理发展的纵向追踪研究。

第二,从方法和内容来看,现有研究多运用国内外成熟的心理量表对寄宿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且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单一;在内容方面,未考虑到中小学寄宿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忽略了家庭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关于寄宿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并未从学生安全感这一角度看待问题,仅从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等方面寻找原因。

第三,从寄宿生活的影响方面看,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却缺乏对这一对相反作用的量化分析,从而会产生莫衷一是的效果。吴拉、朱丽莎指出寄宿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李宇青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寄宿生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问题。面对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笔者认为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从解决对策方面来看,已有研究主要是从学校和家长两个角度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寄宿生心理问题干预方面,多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而很少认识到寄宿生问题实际上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问题的某种反映,需要从社会工作角度来解决。在寄宿制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不仅可以解决寄宿生心理问题,而且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仅仅是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所做的一个粗略的文献梳理,目的在于厘清问题,更深入、更细致的工作有待新的研究来深化,并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必要的证据支持。学校社会工作是以专业理论为指导,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掘学生潜能的专业性服务活动。该工作可以为政府、学校和家长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共同为寄宿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参 考 文 献〕

〔1〕肖利敏,陶芳标,等.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

(09):785-787.

〔2〕 昝旻.寄宿与非寄宿制小学生自尊和孤独感的现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3〕 叶敬忠,潘璐.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7,(09):29-31.

〔4〕 刘朝军,田素英,等.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4,(27):5782-

5784.

〔5〕 李宇青.寄宿制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6〕 李璧,罗昭逊,等.寄宿制小学儿童感觉统合及行为问题分析〔J〕.中国校医,2003,(01):16-18.

〔7〕 王玲,李崇勇,等.寄宿制小学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07):494-495.

〔8〕 唐慧琴,杜亚松,等.寄宿制重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状态与行为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04):228-230.

〔9〕 董树梅.影响城市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原因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04):38-40.

〔10〕 储小庆.农村寄宿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1〕 吴霓,廉恒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32-35.

〔12〕 杨润勇.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32-36.

〔13〕 申自力,陈力,等.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2,(08):38-42.

〔14〕 陈泊蓉,李贵安,赵微.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2011,(09):12-13.

〔15〕周春兰,吴艳妮,等.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2009,(09):1366-1368.

〔16〕裴林.寄宿制初中生心理问题对策〔J〕.科学咨询,2006,(05):14-14.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