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互动

2013-12-29 00:00:00
视野 2013年17期

喜欢《视野》许多年,看过的《视野》摞起来也有一人多高了。只因自己喜欢写作,我总是从《视野》中汲取灵感。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却喜欢在《视野》中重温自己的青春岁月。我1991年开始写作,1993年在鲁迅文学院学习。当初和我一起学习的同学有的早已名声大噪,而我如今仍是一粒尘埃。当年,我就像一个拜别师傅学了武艺下山初闯江湖的毛头小子,渴望自己能名震武林,却发现天下高手如云,自己根本没有出场的机会。作家梦做了许多年,依然是个梦。如今,梦想虽然不再那么强烈了,但她却像妈妈的手抚慰着我的心。今天的我虽然一事无成,我却从来没有后悔过和我那一柜书籍,和《视野》等一些杂志相知相守的岁月。20年来,它们虽然没有给提供我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却给我一颗淡泊、宁静的内心,它们让我远离名利场,让我的灵魂在高处自由飞翔。

43岁,人生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刚刚开始。我庆幸,我还活着,在为生计奔波。忙里偷闲中,买一本《视野》来陪自己度过一个寂寥的雨夜,或某一个被鸟儿吵醒的清晨。我要努力活着。也许,梦想是否实现是天意,重要的是,余下的日子,多读一本好书,多看一期《视野》,对于我,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是上天的恩赐。只是,像我这种人,书读多了,是不是会变傻?

——河北省石家庄市 谢金星

小编·雯:和你感受到同样的无奈。不是所有人的梦想最终都会实现,制约这一点的因素有太多了,禀赋、努力程度,甚至是运气……在最初设定这个梦想的时候,有太多迷雾笼罩——我们追求的真的是梦想,还只是梦想的结果,比如名,比如利?梦想永远没有附属物,它就是它本身。真正激动人心的梦想不一定要实现,就像我们玩游戏,目的并不是为了把游戏玩完,而只是玩本身。人生亦如此。

另,关于书读多了变傻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书有两种,一种是为学的,一种是为道的。前者以利用厚生为旨,比如纯粹科学、实用技术等等书籍;而后者则是文学、哲学、宗教方面的书,它不能帮我们带来任何现实的好处,有时甚至和那些好处相拒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不能说后者傻,而只能说那是科学思维无法想象的聪明。还需要指出一点,除了为学和为道之外,还有一种励志、成功学方面的书,这种书什么都没说,那些世故、虚伪、弱肉强食、机会主义的价值观,没有损也没有益,它只是把人抬到空中楼阁,让我们遗忘了大地上的事情。

老婆,你一直不许我送你生日礼物,我这个愣头傻小子也确实不知道买什么能让你开心,只能最简单地送你一块蛋糕。真遗憾,本来要雕成狮子的,怎么看起来像老虎呢?你不要生气哦!祝老婆生日快乐,永远快乐!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 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