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信息技术选修课本《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用解析法解决问题”中绘制“钻石图形”的实例中较为复杂的算法,提出更简洁的算法改进意见,并由此算法引申出各种不同图形如近似圆形、多边形、五角星等图形的算法,以开拓学生思维。
关键词:算法;思维;循环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7-6118-04
在《利用解析法解决问题》该节内容上,教科书中给出的实例“钻石图形的绘制”算法设计较为繁琐,不利于学生思考和学习。另外,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性的,不但要自主的学,还要以探索真理为目的,带有批判性地学习,而书中这个繁琐的算法,正好为学生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追求真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加以拓展,
1 设计算法,初次激发学生思维
1.1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如图1所示,该钻石图形是将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图形四周的点位于一个圆周上,点与点之间都有一条线段相连。因此,只要求出各点的位置,绘制出各点间的线段就可以绘出这个图形了。
4 结论
改进绘制钻石图形的算法,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真理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对其进行拓展,则可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加强对算法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熊梅英.浅析VB教学中常用的突破难点技巧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2(10):139-140.
[2] 李志辉.VB教学案例设计的总体思路及其实例解析[J].计算机教育, 2009(22):139-140.
[3] 王琦.VB教学改进要选准关键点[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19): 42-43.
[3] 张文惠.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