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编剧们都是群闲得蛋疼的家伙,否则他们不会长期生活在被迫害妄想症之中。从天灾、外星人入侵,到恐怖袭击……在他们笔下,等待毁灭美利坚的队伍得排出好几公里。其中除了顽固的外星人,作恶多端的恐怖分子是编剧们挣稿费的另一个好伙伴。
当年《24小时》爆红,自然可以看做是911之后的国民心态,但每年9月份美剧大潮回归时,此类新剧仍会如约而至。被NBC吹捧为“十年最强剧集”的《黑名单》很自然地接过了前辈的衣钵。
《黑名单》和众多美剧一样,有个噱头十足的开场:当FBI头号通缉犯——雷蒙德·莱丁顿一开场就突然投案自首时,观众仿佛看到了NBC当年另一部神剧《越狱》的场景。
接下来的剧情便是,其宣称掌握了一个恐怖分子的黑名单,这些十恶不赦的超级罪犯随时可能在美国土地上肆虐。这名头号通缉犯表示,只会与一名看似与他毫无关联的新手女探员伊丽莎白·基恩合作,将黑名单上的恐怖分子一一抓获。《黑名单》的剧情便由此悬念展开。
自《X》档案之后,像吉莲·安德森和大卫·杜楚尼那么般配的男女搭档组合在美剧里就不见了踪影,《黑名单》中的戛纳影帝詹姆斯·斯派德和女探员,这一老一少,一男一女的组合显然不在令人欣赏的范围。虽然二人组合很有看点,一个是老油条,一个是嫩手;一个是头号通缉犯,一个是根红苗正的FBI。但决定该剧后面收视率的,除了编剧贡献源源不断的狗血剧情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得看这对组合能不能收获足够的人气。
从前两集来看,斯派德的气场完全盖过了其他所有角色,以致在他的光芒下,那些FBI就像尾随于福尔摩斯屁股后的苏格兰场的一干脑残警员。这样的失衡,显然不利于维持角色的戏份。
同样不太拿的出手的是特效和场面,按理说美剧的前两集是卖弄场面和特效的时段,但《黑名单》的前两集,烟火爆炸和追逐场面也是点到即止,节制得让人很不过瘾。像《黑名单》这样吝啬拮据的开场,并号称大剧的,并不多见。单从前两集,不足以看出整部剧的成色,虎头蛇尾的剧集实在太多,试图扔两集糖衣炮弹来讨好评论家的手段已经不管用了。
尽管《黑名单》的首播收视率还算令NBC满意,但顶着“NBC十年最强剧集”的名头汹汹而来,恐怕难孚众望。《黑名单》的后劲,自然拜托编剧和演员多多给力,更何况新一季《行尸走肉》已经上马,留给《黑名单》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