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别策划的明线是“智能电视”,潜线则是“智能家庭娱乐终端和下一代客厅娱乐方式”。今年以来,智能电视概念火热,基于交互和内容集成,各路机构动作不断,资本市场也追捧有加,股市上的智能电视板块,截至上月末,整体涨幅近100%。
这其中,两种不同商业理念的对话非常有趣。视频新媒体这厢,边行军边调整、卡位优先的互联网基因让它们引潮流之先,其打法是硬件不赚钱,以资金换时间和空间,谋求未来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服务”的产业链;而传统广电机构和电视机厂商,策略是稳健守成适度创新。比如,小米电视研发之初曾尝试与创维合作,创维老总难以接受做电视不仅不赚钱还可能亏钱的模式,最终否决了合作。小米代表的互联网冒险精神和传统企业“守成、稳健”的直接对话无果而终。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小米电视正成为行业的有力颠覆者。
客观而言,现阶段的“智能电视”,还处于概念落地期,用户培育和跑马圈地意味浓厚。各厂商和机构的主战场还在“打通”和“整合”。打通——打通PC、手机、Pad、电视各终端,抢占用户入口;整合——在产业链上下游聚合资源,构筑聚合平台、内容、应用的链条,这其中,操作平台看似是焦点,但眼下真正亟须解决的是内容问题。近一两月,各种“智能电视”因内容集成而遭遇版权诉讼即是佐证。更重要的是,智能电视首先是电视,以高质量的内容体验为核心,然后才是其他服务和应用的延展。这个问题类似iPhone和iTouch。
而“人性化”和“易用”是第三个关键点。
不知何时起,电视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越来越繁复,尤其是在加装了高清交互机顶盒之后。智能电视最有可能打破这一瓶颈,因为智能电视的指向是:基于视频服务,提供个性化、多终端无缝切换的整合服务。
乔布斯生前的设想具有蓝图意义:完全易用的整合电视,能够与用户所有设备和“云”无缝同步,无需在各遥控器间切换,拥有最简单的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