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出人意料地火了,据报道今明两年将会有24档与亲子有关的节目出现,其中不少直接“拿来主义”,对《爸爸去哪儿》进行了复制,这种“星爸星妈+明星儿童”的节目形式,在它刚展现出火爆景象之初,就面临着观众审美疲劳的问题。剥离掉亲子真人秀的新鲜形式、暂且忽略这类节目貌似朴素的包装,会发现它的核心仍然是在消费明星。
但如同明星选秀节目也会面临审美疲劳一样,明星亲子类节目的生命力更加脆弱。首先,多档节目参与竞争,会分散观众的收视,谈资也将不会集中于某档节目身上,《爸爸去哪儿》的一枝独秀状况会不复再现。其次,节目形式、内容的雷同,会让后来者在没有更大牌明星加盟的前提下,失去对新观众群的吸引力,跟风节目很容易夭折。再者,如果这类节目不能时时创新,很快会让观众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不排除有此类节目重复草根选秀的做法,进行炒作引起一时关注却换来观众的集体反感。
总而言之,让明星亲子真人秀生命周期缩短的,除了跟风之外就是明星依赖。这是电视娱乐的宿命。而想要某种电视节目成“常青树”,最好的办法是各家卫视各显其能,大幅提升自身的原创能力,别总盯着别人家什么节目火就抄什么。电视主管部门也应为电视娱乐原创能力的提升,提供宽松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