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和企业的局限性难以避免,在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中,无论多强大的市场和企业都不能规避所有风险与错误。政府干预时机恰当能给市场与企业带来重大影响,但政府如果在不当的时机对其进行干预,就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政府干预的有效范围。
【关键词】产业升级 地方政府 职能研究
由于市场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效应,市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社会公平的维护以及市场调节方面的盲目性、自发性、局限性已不能满足经济系统需求,经济系统不能通过市场自动达到平衡。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有力地宏观调控,并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对一系列的经济生活进行干预。而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某种经济目标或社会目标而制定的,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通过其特定的权利范围,如垄断性权利对市场资源配置进行干预,并对处于水深火热的企业进行挽救与帮助,通过地方政府这强有力的国家机构对企业进行管制与干预,以期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
产业升级的含义及地方政府的职能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形势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使得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而产业结构升级是将目前的产业结构升级转移到利润更大的产业结构上。产业结构是指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产业结构升级即在三者所占比例中进行改变,往利润更多的方向发展。因为经济发展的需求,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以往经济发展模式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所以必须要改变这种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转而实行节能减排,发明新型能源,真正做到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产业素质和效率的提高主要是指产业技术提高、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管理水平提高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在过程中应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使产业素质和效率得到提高,两者进行结合就形成了产业的升级。
地方政府的职能是指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事务中所起的作用或所承担的职责。产业升级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主要是指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地方政府所起到的作用,如利用政府的权利对市场进行宏观的调控、管理和监督,从而使市场和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的调控效果。
产业升级与地方政府的相关性
经济生活的绝大多数领域还是得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调节,而不能本末倒置。政府是一双无形的手,在企业看不到、做不到的地方发挥巨大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并非是占主导地位的。政府能够对市场失灵和市场固有缺陷进行纠正,其作用的范围是市场无法顺利运行的领域。由于市场的局限性,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最主要的,还是在市场看不到、做不到的地方,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和秩序建设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另外,政府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宏观指导、宏观监督和宏观管理。
产业升级中运用地方政府职能的理论依据
市场的解决办法并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起作用。由于市场存在自然垄断和外溢性问题,而公共物品的存在、市场的外部性以及自然垄断又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因此市场不能很好地解决提供公共物品等问题。而且没有私人企业愿意生产公共物品,此时就必须由政府来进行干预。如果市场制度中没有政府这双无形的手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控,就会导致生产收入分配的极度不公平;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动荡不安;经济迅速衰退、工人失业、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保障;还会使得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技术得不到创新,产业升级很难进行。而政府的宏观调控却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能够对市场起到指导、调节、激励、规范等作用,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政府能够在两个方面对市场进行干预,即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外部性的解决。第一,公共物品的提供。其中包括健身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公共设施,而我国根据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将物品划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两大类,对于公共物品来说,它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用一种浅显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当有人对公共物品进行利用的时候,并不会对其他人的利益有所损害。而公共物品的这两种性质也使得其资源不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第二,外部性的解决。外部性又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企业所生产的所有产品数量小于消费市场所需的产品总数量,负外部性是指企业所生产的所有产品数量大于消费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总数量。不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导致市场的失灵,从而使得资源不能获得合理、有效地配置,这是就需要政府采取强制的手段对其进行管理,并对需要帮助的企业进行补贴。通过种种手段使外部性内在化,从而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产业升级中地方政府的职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学者对产业升级问题中地方政府所能行使的职能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一些结论,如:地方政府在产业升级中扮演着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地方政府是产业升级的中间人等。因此,在产业升级的初级阶段,地方政府必须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为前提,并对产业结构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使资本不断地增加,最终达到产业升级所需的要求。政府职能的运用还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得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不断的增加,从而使得资源不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运用。同时,信息的失真和不及时,以及外部性的影响,公共物品的提供等都不能通过市场制度进行解决,都需地方政府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在产业升级的初级阶段,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大力支持协助,如政府可为相关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为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产业升级的进行,使产业资本得到提升。虽然地方政府在产业升级中扮演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主要职能有以下五方面:
地方政府是网络全球化的牵线人。建立全球通用的网络系统是现在地方发展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必须要充当牵线人的角色,通过自己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为地方企业搜集一些有用的、可靠地信息和数据,并为企业与国际间的合作提供契机,使得产业的升级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和进行。
地方政府要进行产业制度的创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政策也逐渐向人民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中央政府开始逐渐的向地方政府放权。中央政府的放权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政策的制定和优惠政策的施行,同时,还能够让地方政府有足够的机会对本地进行政策的试用施行,从而制定最适合的政策。例如,浙江等地区就由于中央政策的放权,对制度进行了创新,从而使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地方政府要减少不良竞争,建立诚信体制。就目前的产业结构来说,企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这些企业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人才短缺的特点,因此,它们只能够采取低成本的战略措施,并通过压低价格占据上风。同时,由于中国企业的假冒伪劣之风屡禁不止,许多实力不强的企业不太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研发新的产品。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协调,减少这些不良的竞争,为新产品的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诚信体制,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企业诚信的建立提供契机。
地方政府应推动产业升级。虽然政府不是万能的,不能对产业结构进行划分,但是却能够对产业的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可以在多方面对产业升级进行推动,例如,可以在宏观政策上对产业升级进行指导和帮助;可以直接采取相应的行动对产业升级进行推动;可以对产业的规划进行统一的建设,使得产业结构能够更加的规范和便利;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娱乐建设设施等,为企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减免一部分的企业税;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所需的帮助;适当降低部分商品的价格等;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得企业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地方政府应为产业升级建设专门的职能部门。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一切的措施都不能盲目地使用,因此就需要为其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使得企业间能够更好地协同合作,共同促进产业的升级。同时,该职能部门还可以为政府搜集资料和信息,为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信息,从而使地方政府能够根据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制定更加健全和完善的机制。对于职能部门所搜集的信息,政府还需要由有关人员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和储存,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对其进行检索,为产业升级夯实基础。
(作者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