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对策分析

2013-12-29 00:00:00杨浩
科技资讯 2013年11期

摘 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造成了紧张的能源现状,煤化工企业作为一种新型企业在我国“异军突起”。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煤化工企业目前的消防安全发展现状,总结出其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最后,根据当前的消防安全现状提出积极有效的消防安全对策。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 消防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 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64-01

伴随工业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新型煤化工企业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生力量。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贮藏、运输中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安全。

1 目前我国煤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问题

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我国却面临“油少、煤多”的难题,所以新型煤化工企业应运而生。由于煤化工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主要包括焦炭,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等21种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强腐蚀性的物质,所以在贮藏场所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火灾,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尤其是在我国煤化工企业发展初期,安全隐患更为突出。目前,我国煤化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落后的生产技术和企业安全设备装置

煤化工企业在我国是初始阶段,规模小、成立3wODgSYvdD5fl6C5AdX3wQ==时间短、起步晚等原因造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于其它发达国家。例如: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淘汰的炉型—— 4.3 m的焦炉,还依旧得到我国现在产业政策支持推广和应用。近来,我国引进的最新焦炉是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使用的2×70孔炭化室高,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目前煤化工企业落后的生产技术使得其生产安全系数低,极易因技术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生产安全事故。

此外,煤化工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多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在生产、储藏、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其极易扩散蔓延的性质会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当前,我国现有的灭火设置装备只能有效控制局部重点区域,而不能达到控制整体全部区域[2]。所以,落后的企业设备装备大大增加灾害发生的几率。

1.2 管理层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和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低

在煤化工企业内部,一些管理层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极为淡薄,在企业生产内部未设置消防器材等一些专业的消防设施。万一发生火灾,起初火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因火势加大而造成企业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在煤化工企业工作的员工,没有进行过任何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和逃火演练。一旦发生事故,不能在第一时间很好地控制灾情而最终导致灾情的无限扩大。

1.3 尚未健全和规范的消防技术标准

在我国目前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中,与煤化工工程防火设计相应的管理规范依旧存在空白。因而,在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中,会经常遇到一些因未知问题而造成的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2 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我国煤化工企业目前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几项消防安全对策随之提出。

2.1 提高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针对我国煤化工企业在我国起步晚和技术落后的困境,企业要加大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生产环节,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包括设备与控制技术)和工艺,把先进和实用的技术切实应用于中国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其次,加大生产安全的资金投入。在消防安全方面,企业要加大生产安全的投入,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有效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增强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2.2 加强对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技术指导与监督

由于煤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建设的龙头支柱,并得到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我国目前煤化工企业管理层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和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低的现状,因而加强对其消防安全技术指导和监督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2.2.1 煤化工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细致的责任落实机制

煤化工企业应该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从企业最高层到安全管理人员,把责任细化到岗位和个人,每个人都拥有极强的责任安全意识。这样,不但能够增强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意识,还能起到相应的监管作用。对安全隐患突出但拒不整改的企业和完全忽视安全的企业,要勒令整改或坚决加以取缔。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要加强对企业法人的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3]。

2.2.2 加强对煤化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监督

消防部门在对煤化工企业进行消防隐患排查时,要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尤其是火灾多发季节(高温天气和重要节假日等),在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消防安全隐患的监督和排查。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避免错漏和直接不查。

2.2.3 组织员工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企业要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学习工作和培训工作,学习相应的消防预防守则和逃灾技巧。此外,要请专业的消防人员来制定火灾应急预案、组织逃生演练等。通过参加企业生产工艺理论知识培训,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产业链的不断延续和完善。同时,企业要保证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其中,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考核,并设奖惩机制。

2.3 完善和健全相应的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出台相应健全和规范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从煤化工企业最初的建筑施工到防火技术设计,从运输车辆的专业性到车辆自身的内部防火性,从消防安全的监管到最后的定期消防审查,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最终,能够保证煤化工企业在生产、储存和运输都达到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2.4 加大科技信息的宣传和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面前,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最普遍的方法则是加大对科技的传播力度,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增强公民对科学信息的认知能力。只有加大科技信息宣传和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在突发性安全事件面前时,才能有效地降低大批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目前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发展中面临的瓶颈 ,指出重大的安全隐患会对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消防安全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未来煤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关国林.当前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形势及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1(10):19-26.

[2]杨鑫超.浅谈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企业导报,2012(16):55-56.

[3]叶永飞,缪鹏飞.化工企业常见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安全管理,2008(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