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观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013-12-29 00:00:00刘治
科技资讯 2013年13期

摘 要:地面观测作为气象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精密的仪器、气象观测组的专业人员对大气现象进行精确的观测。现今,气象灾害是威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它给人民带来的损失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因此,观测是气象服务的第一手资料,为了科学处理气象灾害,本文针对地面气象观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面 气象观测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243-01

地面的气象观测是获取气象资料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地面气象观测场地周围的环境是为了避开所有干扰,保证地面观测设备进行准确的观测。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了解,地面气象观测的仪器设备及它附近环境的好或者坏都直接决定了能否获得准确的气象信息,影响了气象工作人员进行深入对大气的探索和广泛地研究,从而也影响到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随着越来越多城市的开发建设,气象观测场受到的外部干扰因素越来越大,气象工作人员在观测天气实况的准确度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改进气象观测地的设备、提高气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才可以准确地提供气象信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1 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温度表液柱的问题

在气象观测工作中,温度表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检测设备之一。现在的最低温度表的液柱常中断。一般情况下,解决温度表液柱问题的方法有冷却、撞击、加热等等。其中,撞击是解决温度表液柱中断最有效的办法[1]。

1.2 蒸发量的误差问题

在气象观测工作中,影响蒸发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日照情况、湿度、风速。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气象部门都采用小型蒸发器进行蒸发量的测量,这种仪器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如果气象观测站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玩忽职守,没有认真做好蒸发量的检测工作,就会影响到记录的精确性和及时性[2]。

1.3 对测报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

地面测报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工作,就象农业在全国各行业中的基础地位一样,属于气象事业的基础业务,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居于这样的认识,一方面应加强对测报工作的领导,采取各种措施,对测报人员严格要求。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少数领导工作任务比较繁忙,不能亲临测报一线跟班、检查、指导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掌握测报人员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观测场维护的各项活动(如清洁仪器、割草等)和错情讨论会,局领导没有时间参加,出现了人员紧张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地面气象站观测中,需要不断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强调测报工作在气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加强对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培养提高测报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但是,现阶段,很多地面气象观测地没有对本站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导致观测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能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3]。

2 解决措施

2.1 健全地面气象观测的工作制度

制定严格的气象观测制度,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现阶段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各个地方的气象站必须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来调整目前正在实施的制度,随着新情况的出现,不断更新现有制度,规定工作人员在进行交接班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所有的仪器能否安全正常运转,能够及时接收信息,仔细检阅值班日志,核实相关的报表和资料。与此同时,规章制度中也要增加新的惩罚措施,对于那些不认真工作的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上的惩罚,提高工作人员的危机感。从根源上改变工作人员懒散的工作态度。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要认真恪守观测方面的制度,对于工作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要特别留意,例如更换仪器、度不良记录的处理等等[4]。

2.2 采用民主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根据各种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以此为基础在测报组内营造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工作气氛。除要求观测员严格遵守各种制度外,我局还应制定交接班、早迟测、丢失记录、仪器维护、质量低、下岗跟班、待聘、集体学习、百班奖励、年终质量奖励处罚等相应的管理办法,使测报工作进入有序的良性循环之中。在周密考核办法的基础上,通过提倡团结互爱和学习交流加深感情,使同志间关系变得融洽,在生活和工作上都能互相关心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团结的局面是建立在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的,讨论业务问题或有争议的错情,允许争论,畅所欲言,大家对错情的态度要能形成共识,错就是错,决不打埋伏,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知错就改,从而提高全站的测报质量。

2.3 提高气象观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培养一支相对稳定且素质较好的测报队伍:根据我这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表明,测报队伍相对稳定是提高测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利于保证测报业务的连续性,也是顺利完成测报任务的保证。一方面县局应创造条件,尽可能让观测员有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测报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经常性地组织业务学习,总结经验,每月坚持二次以上集体学习,我始终认为集体学习和错情讨论是观测员最好的学习提高机会,此外还提倡日常的业务自学。再一方面则是坚持不断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包括数码字和人工查、算、手工编报等,保证各种表簿的整洁,在出现计算机故障或停电时电报能及时准确地发出,杜绝漏报、迟报的出现。对于学习积极性高、工作成绩好的观测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鼓励,对于工作不认真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增强观测人员的居安思危意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观测人员的工作能力[5]。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气象观测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加快综合观测系统的自动化建设,实现地面的观测自动化,加强气象观测系统的保障能力,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精确性,发挥气象站对人民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包颖,于慧波.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制作[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

[2]徐漫,宫敏.准确判定云状的方法[J].云南农业,2013(1):78-85.

[3]顾颖,聂义军,张掌权.山地不同海拔高度风场特征[J].云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586-592.

[4]陈超英.关于冬季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问题分析[J].云南农业,2012(30):4526-4852.

[5]吴泓,袁成松,钱玮,等.气象监测中降水资料的质量控制[J].气象科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