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管理中起着决定作用,但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已经难以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因此全面造价管理的出现更合理的配置工程中人力、物力、财力,使项目取得更大的投资效益。本文分析了全面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基于风险管理理论讨论了造价风险识别,最后根据出现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全面造价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项目 全面 造价管理 风险探析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39-01
1 全面造价风险因素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是集技术、经济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其管理与整个施工阶段的各个要素密切相关,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好坏。一旦施工要素发生改变将直接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因素根据不同的工程有所不同,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叙述。
(1)项目在施工阶段需要配置大量的资源,工程项目造价在耗用资源方面受人、材、机三个因素的影响。随着工程项目市场化,资源例如钢材、水泥等受市场因素的波动较大,使工程造价风险在施工管理和招投标中越来越凸现,尤其是以固定总价合同承接的工程在资源条件变化较大时可能面临着无法承受风险压力。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物尽所能、人尽其用,工程造价风险就很难控制。
(2)根据招投标行业中实行合理最低价中标的规定,业主通常会选取建设企业的投标报价中最低价中标,而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施工与管理水平,编制出既能获取利润又能使业主满意的中标价。中标价往往高于成本价,是施工企业经过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科学管理等手段而形成的个别成本。施工企业水平不同形成的个别成本不同,施工企业希望中标获得市场份额又获取利润,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能准确地分析投标中的风险因素,有较高的科学分析判断能力,最终达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3)计价模式的固定化,我国长期以来采用定额计价模式,施工企业的计价一直依赖国家颁发的定额计价表和材料价格信息表,这些计价方式与实际工程存在差异,材料的价格也随时在变动,价格信息表存在滞后的情况,不能及时反映当下的实际价格。此外施工企业也缺乏对自身价格信息的长期积累,最终在投标报价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自身的实际施工造价,提高了施工企业的造价风险。
2 全面造价风险识别和分析
全面造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项目负责人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对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和归类,寻找项目所有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因素。工程项目全面造价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全面造价风险识别主要有如下几点:(1)施工前阶段带来的风险。可行性研究阶段,由于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的依据,投资方对其缺乏科学的论证而人为压低或扩大投资概算对之后项目的运营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项目设计阶段,虽然工程设计费用占整个建筑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但工程设计的质量对工程造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影响度占75%以上。由于设计人员无经济观念,不能优选经济技术方案,追求过高安全系等,都会给整个项目带来造价上的风险。(2)建设环境带来的风险。由于建筑市场不规范和监理机构的不完善,引起工程建设各方不按照规律办事。例如业主规避招投标现象,泄露标底意向招标等。监理制度不完善,工程项目各方很难自觉按照工程规定办事,这样加大了工程造价的控制难度。(3)参与项目各方风险管理水平不高。风险管理需要管理者对风险系统非常熟悉,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进行风险跟踪并量化分析。但目前我国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对风险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甚至在组织结构未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没有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案。无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决策处理,增加了风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 全面造价风险管理的建议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而项目的实施阶段是项目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当承包合同一旦确定,造价控制的目标已明确。在这种条件下,充分发挥项目管理者的优势,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给施工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因此做好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工作,对确保施工企业自身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决策阶段,提出多个备选方案,通过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在设计阶段,加强对初步设计的审查,引入竞争机制,准确编制概算,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并实行设计监理,加强设计过程的监督管理。在建设阶段,风险可采取回避、转移、分担和自担等措施来减小一方的风险责任。
(2)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建立施工企业自己的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配置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负责编制项目风险管理方案,加强管理,随时调整,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及时获取工程造价方面的价格信息、企业施工成本信息、风险费等信息,使企业定额及报价定位正确,控制和降低工程项目造价。工程项目各个参与方都要以项目风险管理方案为指导,综合运用组织、控制、协调、计划等手段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分析以及控制等管理。
4 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核心手段,提高了施工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促进了建设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因素出发,详细分析了资源、招投标过程、计价模式对全面造价管理的影响。通过风险识别和分析过程,对造价风险管理有了全面了解,最后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当前随着整个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全面造价风险管理成为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有力武器,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赤.大型水电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其关键因素识别[J].水力发电学报,2010(3).
[2]沈中友,余嘉.建设工程造价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J].煤炭工程,2010(11).
[3]黄林春.基于风险管理的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7).
[4]刘敬爱,赵伟.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J].山西建筑,2010(5).
[5]沈中友,余嘉.建设工程造价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J].煤炭工程,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