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校语言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3-12-29 00:00:00陈平锋
科技资讯 2013年15期

摘 要:高校语言实验室队伍建设中存在着实验室人员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岗位职责不明确、实验室队伍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逐一分析,对如何提高高校语言实验室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实验队伍建设 语言实验室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192-01

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与师资队伍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共同构成高等学校建设的三大支柱[1]。在各种不同类型高校实验室中,外语类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有其显著作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各高校似更重视对实验室硬件设施和仪器的更新和改造,对实验室队伍的建设重视程度则明显滞后[2]。随着近年来不同规模的实验示范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相继建立,作为实验室的核心—— 实验技术人员的重要作用亦越来越突出,在现阶段,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却不容乐观。

1 语言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现状

1.1 语言实验室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

受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观念的影响,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一直不被重视,以致实验室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被各高校所重视。语言实验技术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而且很大部分是留校的本科生,高职称、高学历的人员很少,而且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差,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另外,语言实验室队伍没有形成合理梯队,目前专业技术过硬,受过专门管理训练的管理人员缺乏。

1.2 语言实验室队伍岗位职责不明确,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传统语言实验室管理工作主要包含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设备维护和实验室建设等几方面工作。随着数字化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语言实验室管理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加语言实验室开发登记、网络资源库的更新与维护等方面工作。针对管理工作的不断多样化,实验技术人员往往需同时承担几项任务,他们的职责范围往往不够明确。另外,大多高校在设立和资助科研项目上,主要针对理论教学教师,即使实验技术人员在某一科研项目中做了大量工作,结果却依然榜上无名,大大削弱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1.3 语言实验室队伍培养提高的措施落实不够、培养机制不完善

实验室队伍的培养是实验室建设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但由于高校的工作重心不在这一方面,领导思想上也不予重视,缺乏统一规划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以及缺少经费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实验室队伍学习进修的措施落实不够,影响了实验室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3~4]。学校往往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轻维护。高校并没有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培训,就针对新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简单培训,也并不涉及实验专业系统知识,以致实验技术人员只能完成常规性的任务,不能进行难度较大、较复杂的操作,通常也并不能使用该仪器设备的全部功能。

2 加强语言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改革措施

2.1 在根本上更新观念,重视实验室队伍建设

要改变语言实验室队伍的这种现状,我们要将语言实验室队伍建设与课堂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到同一高度,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语言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现状,促进语言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在政策上,可以参照人力资源管理的“5P”建设模式,在实验室队伍的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建设举措,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能的实验室队伍[5]。

2.2 提高语言实验室队伍整体素质,明确岗位职责

(1)提高语言实验室队伍的职业道德。只有高素质的语音实验室队伍,才能有效管理并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才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基础。所以要通过思想教育、素质培养等有效措施加强语音实验室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使他们树立起事业心、责任感,正确的服务意识。

(2)提高语言实验室队伍的业务素质。语言实验室队伍是保证各种教学设备正常运行的技术保障。语言实验室队伍必须精通各类业务知识,每年应保证相应的培训资金,有计划地安排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研讨会、参观考察等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语音实验室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管理人员必须接受新知识、新观念,以计算机技术和一定的外语水平做技术支撑,不断系统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并开展一系列工作:①充分学习,开发现有系统功能。②在语言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校园一卡通等积极开发,更新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手段。③具有一个完备的外语类资源库就成为外语语言实验室吸引学生的重要保障,同时如何更新、维护资源库则要求管理人员对外语水平、数据库技术、音视频采集,分类、资源库的架构等专业技术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

(3)明确岗位职责。在设置语言实验室岗位时,需与理论教学教师同等级别的正、副教授级实验教师,并明确其岗位的职务和职责;在岗位考核时,主要考查各方面的业绩和成果,而不是过多地要求他们论文的数量。

2.3 鼓励语言实验室队伍参与实验室开发,调动积极性

实验室队伍的工作态度和素质直接影响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质量,要冲锋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言实验室的开放对实验室管理带来了管理任务重、学生流动大、管理人员人手不足等的困难,但同时增添了更多实验项目,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待遇。同时,学校要消除不重视语音室管理人员的旧观念,在晋升职称、外出进修、职务津贴、科研经费使用上要跟一线教师一视同仁。

3 结语

高校语言实验室的专业特色十分突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也与其他类实验室存在差别。语言实验室队伍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多方共同努力。通过从根本上更新观念,从实验室队伍建设、实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改革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桂玲,应安明.以人为本建设高校实验技术队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142-144.

[2]李佳玮,刘志东,郝存江,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50-152.

[3]楼荣训.实验队伍创新与素质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4):12-15.

[4]吴育廉,柯行.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2010(12):182-183.

[5]张继霞,彭绍春,兰山,等.高校实验室队伍的“5P”建设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3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