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设备企业亮相 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

2013-12-29 00:00:00
纺织服装周刊 2013年28期

7月中旬,2013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飞跃、蝴蝶、兄弟、重机、百福、胜家、凯宏等知名品牌亮相展会,由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精心打造的缝制文化创意生活体验区,更是引爆了家用缝纫机热潮。国家相关领导在参观时对家用缝纫机的多种功能和技术发展表示赞赏。

据悉,参展的缝制设备企业均带来了新品并进行了展示。飞跃公司准备了40余款产品与新老观众见面;蝴蝶公司演绎“老字号,新故事”,多款多功能家用机给老朋友增加了新感受;兄弟公司的商用绣花机吸引了电视媒体进行拍摄;百福公司售价12.8万元的多功能缝绣一体机自动按图放置线迹,引起了惊叹和围观;重机、胜家、凯宏、艾奈也针对各自目标人群推出了特有产品。参展企业产品将更多智能化技术融入了产品设计中,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

上工申贝收购德国KSL

7月,上工申贝(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收购德国凯尔曼特种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KSL公司)100%股权协议的签署,并于7月底实现全部法定程序。这是继3月收购百福公司100%股份之后,其在海外并购市场上的又一个大手笔。

上工申贝公司表示,今年并购德国两家工业缝制设备著名企业,是继2005年并购德国杜克普爱华股份有限公司(DA公司)后,在缝制设备业务的国际化经营上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据悉,KSL公司创立于1965年,在自动缝制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其产品已突破缝制机械行业传统的市场范围,在汽车、环保、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缝制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特别是在轻质碳素纤维缝纫技术和3D缝纫自动化方面为全球独创。

舒普助阵温州国际缝制设备展

据悉,在8月底的2013中国(温州)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上,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将展出多型号直接驱动程序式电脑花饰机、CSM-1310G-10CH侧滑压脚机等花样机系列,其中CSM-1310G-10CH侧滑压脚机是专门针对特殊缝纫面料而设计的,在缝纫过程中压脚可根据客户编辑的花样侧面滑动,对所缝制的面料可起到更加牢固稳定的作用,该产品主要适用于服装类和箱包类。届时,舒普将会在展会现场演示产品的操作,让观众能更加直观地了解舒普产品的制造原理、工艺技术与产品特色。

缝人论缝

转移应关注当地发展

如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使“东南亚”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了国内纺织服装制造业南下寻求发展,而作为配套设备的缝制机械行业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商机,开始关注东南亚市场。但许多缝企考察东南亚市场后觉得其劳动力成本最后核算下来也不便宜,因为他们工作效率很低,因此,企业家们在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问题上大多持谨慎态度。

富怡集团董事长李晋宁对于向东南亚转移问题的看法是:东南亚的服装加工业,比起中国同行来,还差很多,中国企业外迁的条件还不成熟。此外,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法律体制还不尽完善,又普遍处于转型期,投资东南亚需要更充分的风险准备。

当然也不乏一些海外缝企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将原来在中国的生产业务向东南亚转移。著名缝纫机品牌企业——日本兄弟工业公司在今年的 2月25日宣布,将在越南成立子公司生产工业缝纫机。这是兄弟工业首次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此举旨在将集中于中国的生产分散到人力成本较低的越南,而该公司的工业缝纫机此前几乎全部在中国生产。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秘书长杨晓京表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做好充分、全面的准备,包括要对目标市场的产业配套环境、劳动力素质、经济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有深刻的认识。我认为,目前缝制机械企业应该关注东南亚的发展,做好商贸网点提前布局的准备,而不是制造业的大规模进入。”

为此,我国缝制机械协会也要求投资者在向东南亚投资过程中不仅要特别注意土地所有权和环保问题,努力做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加强同当地社区、民众以及媒体的沟通,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要搞清楚项目有可能牵扯到的利益链,通过公益项目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动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和鹰将携智能设备亮相江苏服装节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表示,企业将参加9月13~15日举办的第15届中国江苏国际服装节,和鹰科技将协办开幕式并冠名时尚创意周。

据悉,和鹰科技将携三维人体扫描仪、虚拟试衣间以及针对高级定制的单量单裁设备、智能吊挂等亮相服装节,在男女装展示区B馆为观众呈现其在服装三维产品领域的发展成果,及“服装数字化全面解决方案”。

(文中伟 陆美华)

第六届缝机主干企业峰会召开

7月11日,由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主干企业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以“以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为主题,并分解出“机电配合,打造缝制精品”、“质量提升,向精品要效益”、“合作发展,实现行业共赢”三项分议题提交峰会讨论。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名誉会长田民裕、秘书长杨晓京应邀出席了会议。大豪、标准、上工、飞跃、中捷等9家发起单位参加了峰会,宝石、富山、美机、常州工缝、乐佳等10余家特邀单位的负责人参会。

据悉,峰会由大豪公司总经理吴海宏主持。作为轮值主席单位的代表,吴海宏首先对峰会走过的五届历程和主题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以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的主题以及三个分议题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切身体会和各项具体举措与代表们进行了分享。

与会代表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担负起更多行业责任展开了讨论,并对三个分议题达成了高度共识。代表们纷纷结合实际,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何烨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当前中国制造业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中低端制造向成本更低的地域转移,高端制造业开始回流,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正在重新布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届峰会所延伸出的三个分议题恰恰切中当前企业面临问题的根本。她希望,作为行业的主干企业,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幻,企业都要打好基础,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价值链洼地的魄力和能力,通过不断创新、提升品质,优化组合资源,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从而让行业实现坚实发展。

田民裕认真听取了代表发言,并针对行业质量提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行业三年的质量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希望企业总结成绩,找出不足,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攻关。同时希望企业客观看待检测结果,把精力放在不断努力提升和超越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上。

资源互补获双赢

“希望双方协会加深交流对接,形成合作机制,一方面推动缝企开发个性化、数字化解决方案,向服装行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价值;一方面通过展览、培训、考察等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和宣传,发挥资源互补作用,在共同搭建的新平台上发展双赢。”在近日一次专程拜访中国服装协会时,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如是说。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冯德虎也赞赏了先进装备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三自动电脑车、电脑横机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给服装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

随后,双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分别就各自的工作领域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并针对重点产业集群的装备改造、效率提升、生产线设计推广进行了探讨,就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到国内的会谈和考察以及今后可能开展的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沟通。

IT技术可为生产助力

“由于使用这一系统可以使生产的费用减少1/3甚至达到一半,所以可以帮助由于生产费用增加而到海外发展的企业回归到国内。”日前,韩国日星集团(SUNSTAR)朴仁哲会长在首尔COEX主办的韩国汽车野营展示会上说。

此次展示会上,日星集团把IT技术作用于缝制、绣花机生产管理的系统SDMS进行了首次展示。该系统可将各种缝纫机、绣花机连接在一个网络系统内,管理者即使远距离也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工具将作业指示下达,并且还能对作业的生产现况进行实时确认。机器可以通过自动调节缝纫机的速度、线的张力、针码数、压脚的压力,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该系统还可经过程序统计,将熟练工作业的过程储存在电脑里面,让非熟练工可以跟着机器里面的引导来学习生产技术。目前,日星集团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这一制造产业与IT技术相结合的系统申请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