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波:永远快人一步

2013-12-29 00:00:00姚欢袁茵和阳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3年12期

“我不着急上市,现在上市太亏了,我要做得更大些再上市。”几年前,姚劲波一句话曾触动创业人群敏感的神经,上市对他来说并无太大诱惑。不着急上市,或许在他看来,自己做的事业出售越晚价值越大。事实上,也一直有资金愿意为他买单。

58同城只有五六人、还未正式上线时,软银赛富揣着500万美元找上门。这笔钱刚刚烧完,软银赛富的4000万元人民币追加投资入账了。2010年,软银赛富拉着dCM进行第二轮投资,这次是1500万美元。就在2010年12月初,他又拿到了华平创投的第三轮融资:6000万美元……

如今,58同城网成功登陆纽交所,开盘价21美元,比17美元的发行价高23.5%,早盘大涨47%,一时掀起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小高潮。

从城市游商身上赚钱

8年来,58同城通过3780人的地推团队把“城市小广告”搬到了网上。姚劲波做成了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从城市游商身上赚钱。

姚劲波所求甚大。58同城高级副总裁陈小华说,“把58同城干成一个市值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对老姚来讲绝对不叫成功,马化腾他们该怎么看你还是怎么看你,不就是个小公司的老总吗?”

姚劲波是湖南人,1976年生,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00年前,姚劲波还是中国银行山东分行的一个技术员。“单纯做技术与志向不符”,他毅然选择辞职南下创业。之后,他创办一家提供域名交易服务的网站,卖给了中国万网,赚得人生第一桶金。期间,还与两位同事共同创办学大教育。最终,姚劲波选择离开,想独立创业,做真正的老大。

他一开始瞄准了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org这一诞生于美国本土的神话。于是,2005年,标榜要做中国Craigslist的58同城诞生了。姚劲波曾评价自己一路“走得很顺”,而且“从头就顺”。他实则在这个领域烧了5年的钱,直至2010年才把账面做平,探究出Craigslist的“中国式生存”。

2005年起,58同城开始将楼梯口的小广告、报纸的豆腐块广告、小区的广告栏搬上互联网。它成了搬家公司、房产经纪人等本地生活服务业者的信息发布平台。2009年左右,姚劲波确定了58同城作为在线营销平台的商业模式:向小微企业收取名为会员费的在线推广费,并且让会员为了出现在58同城更好的位置竞价。前者成为58同城营收的基础,后者则负责提高毛利率。

在中国,有5300万家小微企业。这些城市游商的文化程度不高,员工屈指可数,年营业额低微,姚劲波如何让他们从兜里掏出钱来?

姚劲波建立起一支最终多达3780人的线下销售团队和超过400人的客服团队。他们通过电话和拜访把400万家小微公司拉入了互联网,其中有近30万家向58同城付费。姚劲波描述这一艰苦的过程为“干脏活、苦活”:“脏活、苦活就是壁垒。”

2010年,58同城的营业额达到了1100万美元。2013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变成了1.0044亿美元,并且实现了878.5万美元的净利润。在这家公司成为全球分类信息第一平台的路上,赶集网是最后一个对手。2011年,今日资本拉着赶集网试图改写行业格局,挑起了线下的广告战。据了解,在华平投资“对手要是投1个亿,我们就投2个亿”的鼓励下,58同城的6900万美元广告费让对手无力应对。58同城相信自己的行业地位已经奠定,姚劲波宣称,同行们再跟58同城打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应该转型”。

姚劲波最近在媒体上说:“我最崇拜的企业家是马云,他做的事情,跟我要做的事情很像。”在他看来,马云把中小制造业者带入互联网,自己则是把规模更小但总量巨大的本地生活服务业者带入互联网。“58同城是往平台方向走的,这就是我们没有卖掉而选择独立上市的原因。在我能看到的未来中,58同城甚至能向阿里巴巴这个级别努力。”

8年来,姚劲波一直走在前进的跑道上,试图证实分类信息网站会是下一个真正百亿级别企业。借助上市证明自己已没那么重要了,“分类信息网站信息乱七八糟、真假莫辨,VESENxgZv4mIntJTy75gKg==你所选的行业就决定了你会在某个位置,58同城要做的就是永远比别人走得快”。

对于58同城的模式,在姚劲波看来,也越来越清晰:“我们不会做B2B,也不会做娱乐,而是要满足与用户生活相关的一切需求。”“在分类信息行业,58同城还在努力树立门槛,做好服务本身就是门槛。当然,今天58同城还比较粗犷,很多地方做得我还不满意。”

简单的事也是伟大的事

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想工作,或者为工作做准备,这就是姚劲波日常的状态。

当年姚劲波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他是个社团活动的活跃分子,踢足球,打乒乓,游泳,凡是体育运动他都略通一二,但当他离开学校成为一个创业者时,他苦苦思索竟然想不出自己业余时间除了陪家人还有什么爱好。

有人问姚劲波:“你是学技术出身的,为什么创业却选择域名交易、信息平台这样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的领域呢?”

“我创业时面临的选择并不是技术或者非技术,而是软件或互联网,最终我选择了互联网。事实上,任何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当做大到一定程度,对技术要求都非常高。比如现在的58同城,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技术含量低的行业。”他说,“这是一家前景广阔的公司,未来做什么很难预料,但我们肯定会做依赖于我们的资源和优势的事情,不会什么都做。比如我们的电子商务和团购,就是基于我们的资源和优势打造的独特模式。”

姚劲波在工作中特别崇尚简单,这也是公司的企业文化,生活中他也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人。

和许多IT界人士一样,姚劲波的事业偶像是乔布斯,他最欣赏乔布斯的地方,就是他在别人都不看好他、不信任他的时候,依然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默默耕耘,最终打造了一个伟大公司和一种伟大的应用。

如果有人问,58同城何以能够在几千家同类公司中脱颖而出,能够在新浪、淘宝等战舰级企业的夹击中生存壮大?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姚劲波对业务方向的自信和顽强的坚持。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到你所做的事情上,而不是个人的成就、地位等身外之物的话,坚持和成功也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这是姚劲波在他另外一个人生偶像——稻盛和夫那里学到的人生真谛 。当他看到稻盛和夫写的《活法》时,他把这本书送给公司的每一位员工看。让他最感动的是稻盛和夫对人生的看法,就是“你该如何活”的问题——你应追求的是事物本身,而不是事物给你带来的其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