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莫愁:常规审美的破坏者

2013-12-29 00:00:00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3年2期

美从来就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因而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中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获全球最美50新人冠军,她自己也感到非常惊讶,不知道自己美在哪里。她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美不光是外表,真实做自己的人才最美。我总觉得,喜欢我的人,挺不容易的。”

如果说世界最美面孔榜单中范冰冰的落选让国人大呼不满,那么近日新鲜出炉的2012全球最美50新人,或许能弥补这一缺憾。你不仅能在榜单中看到少年派的主演苏拉沙玛及朝鲜第一夫人,最最令人惊艳还属被封为新人王的21岁女孩——吴莫愁。

她没有华语乐坛女歌手历来喜欢的嗲声嗲气的闭口音,也没有在演绎的时候不时切入的咽音和哭音,但却融合了布鲁斯、摇滚乐和灵魂乐的发声技巧,并以开放式的唱法呈现出来,独创了招牌的吴氏唱腔。

“全球最美”惹争议

近日,由媒体和网友共同投票评选出的“2012全球最美50新人”中,吴莫愁问鼎冠军,成为全球最美新人第一名。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审美观被颠覆,吴莫愁出道仅仅几个月,其人气暴涨与无可复制性成为“最美50新人”冠军。

对于吴莫愁,很多人的印象都从她在“好声音”标志性的黑发、红唇开始,在活力而张扬的表演之下,大家称她为“摇滚小魔女”,并对这个新生的舞台皇后过目不忘。吴莫愁还曾被冠上“鬼见愁”的称号,被誉为中国版的“ladygaga”。她一直是以搞怪夸张的形象面世,对于她此次夺冠,很多人表示祝贺,也有很多人表示质疑。

美从来就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因此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中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获全球最美50新人冠军,吴莫愁自己也感到非常惊讶,不知道自己美在哪里。她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美不光是外表,真实做自己的人才最美。我总觉得,喜欢我的人,挺不容易的。”

对于吴莫愁当选最美新人大家都有话要说,某视频运营总编昨日告诉记者,“我认为吴莫愁很好看,她是摄影机喜欢的美,无论是着装和歌声都有特点。她独特,还有些古灵精怪,也是今年最红的新人之一。”

当然也有很多人表示吴莫愁并不美,甚至身上透着一股土气,但是她的美能够为宽广的荧屏和闪亮的摄像机所青睐说明她比较符合专业人士的口味。

无论从争议性还是影响力,吴莫愁虽屈居“好声音”亚军,却是不折不扣的新人王。这个92年出生的姑娘,能把每一首听众熟悉的曲目演绎出别样风情,夸张的唱腔让即使接受无能的人也难以轻易忽视她。但无论是独树一帜的风格还是与导师庾澄庆若有若无的绯闻,都不过是她声名大噪路上的沿途风景。

“我成名得刚刚好,好日子还在后头”

喜欢格纹马甲、白衬衫、格纹裤子、樱花高跟鞋,喜欢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正是她极具个人风格的霸气台风和装扮,让吴莫愁被各大时尚杂志所青睐。

她接连获得现代传播集团、《南方人物周刊》以及《新周刊》等传媒颁发的奖项,并夺得“年度亚洲新锐新人”、“年度魅力人物”和“年度艺人”桂冠已是最好的印证。

同样喜欢抹胸连衣裙、金色高跟鞋的吴莫愁在镜头下几乎不用调教,那些绝大多数女明星看来过于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在她身上实现了某种和谐。似乎长久以来,她一直在为这样的时刻做准备:不怕丑、不惧检验,且颇为自如。如果不是因为她还没有一首真正立得住脚的作品,我们将用“天生的艺人”来形容这名哈林的爱徒。她象征了崭新维度下刚刚诞生的偶像形态——常规审美的破坏者。

在这个时代,每一个“我要成名”的动机背后都自有其酸涩,它们在成长过程中被反复抓挠,出血结痂,最后躲在很深的地方,打着“生人勿进”的标牌。这样的酸涩,吴莫愁有,甚至当她还不了解何谓成名时,那种“必须和过去的生活划开界线”的决心已经先行一步了。成名,不过是条捷径。

她一度因"台风怪异"备受争议,或者说,备受争议只是最好的情况,还有比争议更刺耳的说法,如"一上台就脏东西附体"也不绝于耳。她确实有浓重的模仿痕迹,无论是唱腔或即兴动作,都不难看出英国女歌手JessieJ的痕迹,盲选阶段让庾澄庆为她转身的《PriceTag》就是JessieJ的成名作。

吴莫愁说:“我成名得刚刚好。再晚就不是我想要的了。《中国好声音》之前,我真的特别渴望成名,有很多事逼着我不得不渴望。不过成名后,也就那么回事吧。以我这种扛劲儿,我相信未来什么样都无所谓,而且我会继续我行我素。有人说他们希望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不是掉个鬼见愁。我就奇怪了,你管我是从哪儿掉下来的,我已经在这儿了,别指望我打退堂鼓。”

“我的表演是由内而外的,我知道沉浸在台上的应该是哪种感觉。我天生就喜欢这样,有人懂,那我就值了;不喜欢,我也不能拿你怎么样。我自己有想法,但很多东西还是身不由己,只能这么简单地说我自己一点都不着急,李宇春不也等了快6年才出《会跳舞的文艺青年》吗,好日子在后头。”

分水岭式乐坛接班人?

当你在调侃吴莫愁的时候你在调侃什么?当你在讽刺吴莫愁的时候你在讽刺什么?当你在嘲笑吴莫愁的时候你在嘲笑什么?恐怕很多时候,都与音乐两字无关。而从另一个角度,包括一些圈内的音乐人、媒体人,则又会在如何评价吴莫愁面前束手无策,或者只能作纯主观直觉性的评判。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吴莫愁身上所呈现的音乐气质有着太多颠覆传统的特征,从而让很多以传统为出发点作为评价音乐的人,因为失去依据或者触动自己固执的底线,所以很难接受,也因此影响了判断。

但至少在声线的攻击性、侵略性,甚至在摧毁传统演唱习惯后的创造性上,吴莫愁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孤独的。在2012年横扫全球各大音乐奖,其专辑《21》创下近几十来世界范围内实体唱片销量最高数据的Adele,其实也是一位类似的歌手。不靠玉女的外型取胜,也没有依靠大厂牌传统的明星包装机制,Adele靠得就是一把烟熏质感的肉嗓,横行全球、所向无敌。而在Adele嗓音的组成部分里,则包括了传统灵魂乐、布鲁斯、爵士乐和摇滚乐的优秀特质,并在融会贯通后,形成一道狂流。

而吴莫愁在“中国好声音”舞台受到导师庾澄庆的偏爱,曾经同样在话题上引来了无数争议,但从《我要给你》这首师徒合作单曲的正式发布,就可以看到两者的融合,绝非是为了寻求看客而走到一起。至少从庾澄庆的角度,他多年的音乐制作经验,他对黑人流行音乐本质的喜欢,以及他从吴莫愁身上找到与他音乐灵感契合的地方,都通过《我要给你》这首作品体现出来。要知道华语流行音乐的R&B时代,虽然以陶喆、周杰伦的崛起为标志,但实际上,但在他们之前,却离不开王治平、小虫和庾澄庆这几位音乐人所做的铺垫。

很明显,《我要给你》里吴莫愁所参与演绎的一段,也让这首由庾澄庆创作并制作的歌曲,在保持哈林特色的同时,更增添了独属于吴莫愁的辨识度,甚至提升了原作的层次,让有板有眼的节奏和韵律,因为吴莫愁的声线,从而变得妖娆和诡异。在日趋平面化、模式化,甚至产业化的今天,吴莫愁的声线,无疑提供了一种破旧立新的契机。在宽广自由的流行音乐世界里,从来就没有什么金科玉律、祖宗家训,有的只是一个新时代替代另一个曾经的新时代的不断向前进。当曾经被认为另类怪异的周杰伦,都已经成为主流的象征甚至产业的标准时,吴莫愁以保守鬼见愁的声线发声,以及她背后所环绕的90后群体,无疑会带来又一个分水岭式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