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事实及问题导引促进有效教学

2013-12-29 00:00:00叶帅君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摘要: 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作者以《细胞膜》的教学片段为例,探讨如何提炼科学事实及如何设置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细胞膜》科学事实问题导引
  
  一、背景分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精心提炼科学事实,配以一定的问题导引,可以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下面就以《细胞膜》的教学片段为例,探讨如何提炼科学事实及如何设置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二、情景描述
  《细胞膜》教学片段。
  1.探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问题: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细胞膜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资料1:1895年,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膜。
  问题:从资料中你可得知细胞膜中含有什么成分?依据是什么?
  学生:细胞膜含有脂质成分。
  问题:进一步用脂肪酶、磷脂酶等去处理质膜,发现磷脂酶能破坏质膜,说明什么?
  学生: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
  资料2: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而且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
  问题:根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