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趣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场合,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块主阵地。要使课堂教学有趣,就要避免教师的“满堂言”,要变一言堂为多言堂,要真正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活起来,要让他们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如亲切和善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语言、鼓励的目光、神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课堂活动设计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掀起课堂小高潮。
教师在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所有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上都有所发展。教学中,教师应本着由简到繁、难易渐进、变化激趣的设计原则,使活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形成梯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力类型、思维特点和个性特点。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能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有梯度性的教学活动形式,以满足优秀生的需求,让其“吃得饱”,同时顾及中等生和学困生,让其“消化好”。
二、有效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
在课堂上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能让被评价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对于课堂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特别好的优秀学生,我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我认为通过老师的赞美,可以让孩子更自信,英语学习更积极;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对于性格内向的或是学习成绩不优异的学生,我在课堂上则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不断地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因此我设计了平时作业评价记录,学生的一次优秀作业可以记一分,学期结束进行总评。根据总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奖励,因此不管笔头作业还是口头作业,学生都完成得非常认真。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就不能生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得到的赞美和夸奖越多,进步越大。我经常把孩子在学校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告诉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肯定孩子,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本家校联系本,把一周来学生在校的情况反映在家校联系本上,其中主要记录学生在校的进步表现,并提出下周老师对该学生的希望,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看。老师通过家长反馈来的信息,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教师教育起来更能有的放矢。
三、真诚的沟通点拨学生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孩子们求学的欲望完全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方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去吸引学生,假如他们和善地去对待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应站在学生的位置上,以他们的情感理解周围事物,把他们的欢乐、悲伤、忧虑装在自己的心里,与之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架起师生间感情的桥梁,最终达到师生沟通的最佳效果。
我们班有位男生,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讲话,学习成绩很差,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任课老师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他没有丝毫转变;和他爸爸通过电话之后,我了解到他妈妈听力不正常:能够说话,但是平常人说话她听不见。我觉得他可能因为妈妈身体状况的原因在同学面前感觉自卑,因此在学校不怎么说话。有一次放学后他妈妈来接她,我通过笔和她妈妈交流,把他在学校的情况告诉了他妈妈,并告诉她如何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第二天,我找到他,对他说:“我昨天把你的情况都和你妈妈说了,你妈妈也告诉了我很多的事。我觉得你妈妈真的了不起。尽管她耳朵不好,但是她很乐观,生活得很开心,而且能自己开水果店挣钱,如果是我未必能做到。你妈妈还告诉我说去年你奶奶生病了,你妈妈照顾她一个月,你妈妈真贤惠,怪不得你们家亲戚都说你妈妈孝顺老人。我觉得你应该为有这样的妈妈而感到自豪。你看她这么忙,还把你打理得干干净净,不像我们班有些同学家长让自己的孩子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和鞋子来上学,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报答她。”说完这些话,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然后他对我点点头。从这次谈话以后,我发现他和我亲近了许多,上课不再总是低着头;作业完成情况也有所改善,有时家庭作业没完成也能在学校补起来……看着他一点点转变,我知道他一定会越来越好。
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也猜不明白,而教师的“柔情”学生永远不懂。双方都互相埋怨并都在苦恼中,教师失望,学生伤心。其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过沟通,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通过沟通,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墙,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