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语阅读是外语学习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外语阅读的类型有传统和当代之分,外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也如此。本文通过对传统和当代的阅读及教学方法的比较,旨在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使用两种方法,增强阅读效果。
关键词: 外语阅读类型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言学习者必须精通的技能之一。长久以来阅读能力被认为是有知识的象征,人们需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以便从当前丰富的信息中获益。著名的阅读理论包括:宏观法(自上而下模式)、微观法(自下而上模式)和互动法。
一、阅读的类型
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人们常常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一般来说,人们通过浏览、略读和精读获得信息,因此我们主要对这三种阅读技巧进行研究。
1.浏览
浏览是读者为了获得所选文章的主要信息或者尽可能有效地找到所要找的信息而采取的一种阅读方法,为此读者会很快阅读题目、副标题、主题句,以便获得主要信息。同时文章不包括重要信息的部分被省去。因此,浏览是一种有很大选择性的过程。浏览作为一种阅读形式有四个特点:快速、精选、紧抓主题、互动。
2.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确定具体的符号或符号群,比如,一个具体单词、短语、姓名、数字、日期。这些符号与文章的主旨没有任何关系。
快速阅读有三个特点:第一,快速阅读以比浏览更快的速度完成。其目的是快速找到所需的具体信息,因此,一旦找到目标,阅读就停止。第二,快速阅读具有很强的挑选性。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具体符号,因此,在阅读后读者了解了一些具体信息,但对文章主旨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第三,快速阅读采取的主要是“自下而上模式”。
浏览和快速阅读都是快速的,高选择性阅读,而精读却慢而无选择性。
3.精读
精读是许多教育者和心理学家所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这种方法需要读者仔细琢磨努力理解所有信息。精读主要是自下而上的过程,但自上而下的过程也有作用,例如,可根据语境进行推测。为达到阅读目的,这三种阅读方式都需要各种不同的策略。
在日常阅读中,这三种阅读方法是应该融为一体的。人们通常是先浏览或快读以找到相关信息,再开始细读,再找另一个信息。因此,可理解性监控对有效阅读是很重要的。监控为读者的阅读过程提供了反馈,监控步骤主要依赖于阅读方法。毫无疑问可理解性监控是最为重要的,连一篇文章的意义都读不明白的判断是不会准确的。读者需要采取各种策略以监控阅读理解以便于成功阅读并提高阅读能力。
二、外语阅读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达到传授语言知识的目的。传统阅读教学法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朗读、默读及听读,问答及借助图表等。
(1)朗读
朗读是指在课堂内大声读出课文。它是朗读教学一种可行的方法,因为朗读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听到语音与语义结合的语言。朗读者的发音,根据意群的停顿,句子重音与语调等都体现了掌握语言意义的程度。因此,朗读既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又是检验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之一。
课堂朗读有教师示范、个别学生或集体朗读、跟读等形式,对初学者主要采用此法。
(2)听读
①边听边读
这种方法适合初学者,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唤起对单词语音的记忆,而且通过朗读者的语音语调、重音、意群及各种表情,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同时朗读者的语速控制学生的阅读速度,强迫他们流畅地阅读,而不能长时间停留在一处。这是帮助初学者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之一。由于阅读可以调节语速,后进生可以慢一点,然后逐渐加快,此法主要用于课外。
②先听后读
这种方法先后通过听觉与视觉两种渠道进入人脑的语言加工系统,它强化了单凭听觉或视觉一条渠道对语言的加工。因此,对同一篇文章,先听后读常比仅仅读印象深,不易遗忘,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效果好的原因,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处理好听与读的关系,听力不能难于阅读。
(3)问答
传统阅读教学中的问答指讲解课文中根据语言材料的事实提出与回答问题,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它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问答能激发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问题。为达此目的,教师应学会提问题,既要对学生有启发性又要难度适中;对学生所答问题,要正确对待,不能简单以错对应答,而应说明理由,有争议的问题可进行讨论。
(4)借助图表进行阅读
这种方法可根据图表的难易程度在初、中级与高级水平等各个层次的外语教学中使用。借助图表的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图表读懂文字。阅读内容应是文字与图表的结合,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其提供思考的材料。
2.当代外语阅读教学方法
当代外语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语言意义的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根据当代阅读理论,注意培养学生微观与宏观的阅读能力。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默读
首先,默读与有声的朗读不同,它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自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阅读任务;默读与以往的随意阅读不同,它对学生的阅读速度与任务都有所规定,学生在阅读时间和目的方面都受到限制。其次,默读不同于快读,读完后须完成的任务更多样;默读不同于传统方法,它更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可让各类学生都有时间思考与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增强阅读效果;默读时间可长可短,任务可易可难,可灵活穿插于任何阅读教学活动之中。特别是在进行了大量的集体活动后,学生需要有个人学习的机会,此时这种方法最有效。
(2)以知识结构理论为基础的阅读教学
这种阅读方法以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识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其内容更为丰富。它认为与阅读有关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一般常识、语言结构与社会文化知识构成。它要求进行阅读前活动,阅读过程也要贯穿这三方面的活动,阅读结束后,还有阅读后活动,巩固所学内容,使之进入原有的知识结构框架之中。这样,人脑的知识结构逐渐完善,为以后接受新知识创造了条件,阅读能力就不断提高。
(3)以培养假设、预言与推断等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分段阅读法
分段阅读法是指教师为了便于学生逐步接受新的语言知识,将过长的文章分段进行教学的方法。但当代教学法使用这一方法的指导思想与具体做法却与传统的分段教学有根本的不同:在传统的分段阅读中,学生按部就班地随着教师的讲解理解课文;而当代分段阅读法的目的不仅是便于学生消化已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预言与推理,独立思考尚未学过的课文内容。通常在一段课文结束后,提出与下一段课文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使用这一教学法时应注意,有些教材仅提供了分段假设、预言与推断的问题,没有包括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点。因此教师有责任根据学生的水平课前准备需要在课堂上讲解与讨论的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点。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扫清语言障碍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如不进行这一步骤,学生就无法进行假设和推断。由此可见,当代分段阅读教学并不否定传统教学法,而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教学法。
综上所述,外语阅读教学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各种阅读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出现。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学生水平、阅读材料内容等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传统阅读教学法和当代阅读教学法择其优而用之,不可固守一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能力,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苏定芳,庄志象.现代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李筱菊.语言测试与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Penny Ur.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2000.
[5]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