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有赖于教学理论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听说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优化课堂设计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同样的时间内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究。
一、转变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1.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及认知特点,为他们留出较多的思考时间,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创造能力。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然后将其与课堂所讲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2.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充满无限热情和动力,还可以使学生勇敢地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积极地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当众责备和批评学生,而要用委婉的话语在合适的时机指出学生的错误,避免学生出现反感心理,产生自卑、逆反、自暴自弃的心理。教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如组织唱歌比赛、演讲比赛、舞蹈、朗诵比赛等,都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不断提高。
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语文教学常用的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朗读,朗读前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动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认真倾听并根据教师阅读的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分析能力及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给学生留出大约10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针对话题说一段话,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诵读一些民谣、诗歌等,对其中包含的经典句子要求学生背诵,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作文、日记、日志、观后感等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电影、课堂教学、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用心记录下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2.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习特点,并且对感性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如声音、色彩等。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运用感性思维思考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以实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因为其具有动静结合的教学特点,正符合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图片及声音可以学习到丰富多彩的课堂知识,不仅使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如教师在教授《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可能因为学生所在地区没有这种习俗,对泼水节没有太大感受,难以体会其中的乐趣。而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泼水节的视频,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泼水节那天人们快乐无比的心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三、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
情景教学是根据当下的教学资料或景物对课本场景进行再现,让学生理解作者以何种语言文字描绘场景的教学方法,它与情境教学方法不同,比较适用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如,教师在讲解《走,我们去植树》时,可以用“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大家有没有想去外面植树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对植树的原因进行思考,结合植树的具体活动讲解课文内容,最后让学生写一篇以植树节为话题的作文,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论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善,还是有效教学策略的挖掘和利用,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重视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程瑞雪.提高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目标上下位联系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陈海云.小学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杨舟.新课程背景下小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0.
[4]高秀玲.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导向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