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一根中阳加周四一根放量长阳,将上周关于“中期向下大势所趋,参与反弹点到即止”的判断完全推翻了。原以为本周会有一次C5小波下跌,然后出现底部,现在看来,1849点就是阶段性底部,短期内不会被跌穿了,下周可趁调整择股入市。
下文将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考察市场。时间上,6月24日狂跌,收实体为105点的百点长阴K线;6月25日,沪指最低下跌至1849点后向上狂拉,在1959点报收一根“百点长下影阳锤头”,这是史上罕见的“过山车”现象,表明6月是个不寻常的月份(见图1)。
2001年6月,曾产生2245点重要顶部,见顶后下跌47个月(47是路加斯数)至2005年5月中阴见底。从2001年7月顶部至今年6月,相隔144月,144是个很特殊的周期数字——“坤之策”,坤为老阴最宜造底。在这144个月中,我们录得一组47月“隔代相传自相似”(同时是“97月交叠相传自相似” ——参见图1):2001/06在2245点下跌47月后,翌月在998点转势;运行大衍之数50月到达2009年7月顶部,然后再下跌47个月到达今年的6月。
时间上具备造底条件,再看空间是否构成交融(见图2)。考察空间的方法有很多种,图2选用了下降通道。3478点顶部过3186点顶部得L1,电脑自动给出L2,构成平衡下降通道。图2显示,L2的触点有2319点及1949点,充分显示这个下降通道的时空有效性。最近的一个触点是6月的1849点。瞬间跌穿L2立即抽回线上,再次证明L2的时空有效性。再结合图1的时间剖析。我们得出时空价格在6月交融,1849点乃为阶段性底部的判断。图2将B浪顶部放在3067点(这是本栏曾给出过的一种划浪),C浪以扩张三角形运行,1849点即C浪的终点(见图2), 1849点后启动一组ABC任意三波的X浪。这种划浪暂时可以与本栏的首选划浪并列为A、B两个方案。
原先的首选划浪则认为2444点是X浪,1849点是X之后的第一组A浪,1849点至今运行的是同级B浪,这个B浪同样是一个含A、B、C三波的反弹浪。可见首选划浪AB两方案并不矛盾,而是异途同归,实际上是回到了2012年的划浪,到适当时刻再确定舍弃其中的一种划浪。因笔者水平所限,划浪的左右摇摆而使读者不便,对《波浪理论》有相当认识的读者可以参考本栏划浪,大多数读者最好还是不看划浪。看其它分析较好。
促成1849点为阶段性底部的基本面原因:1)投资者对李总理的“稳增长”的预期,7月第一周新增1700亿贷款的流动性注入。2)为IPO的重启营造氛围。IPO重新开闸将为股市的直接融资开通渠道,以舒缓“缺钱”之荒。3)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桶油”的强烈护盘之先锋作用。唤起了金融、地产、券商、酿酒乃至周期性资源股的呼应。以本周四为例,两市成交2551亿元,显然非场内资金之所能为,而是有增量资金入市了。当日升势之猛,出乎意料,金融指数(399240)居然录得8.51%涨幅,深圳的银行和券商股大幅涨停。用力过猛的副作用是:升势难以为继。只有经过一波调整,才能再展升途。因而,此波调整恰是择股进场的好时机。
大盘指数股被激发了,我们看看沪深300指数。所谓物物各有太极,指数亦各有不同。比如创业板,本周五创1117.69点年内高点,以去年12月585点底部计算,升幅已达91%,距离翻倍不远了;而上证指数至今仍在2000点上下浮沉,沪深300指数,亦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见图3)。沪深300的大顶出现于2008年1月的5891.72点,调整至当年10月1607点为A浪,其后以A、B、C3波反弹至2010年11月的3557点B浪见顶,浪形十分清晰。其后的C浪是一个扩张三角形(俗称喇叭形),如果对上证指数的扩张三角形有疑问的话,那么沪深300的扩张三角形有如教科书上绘制的一样,工整而规范,容不得半点怀疑。
图3标示,C浪始自3557点,运行(a)、(b)、(c)、(d)、(e)5波型态的扩张三角形,结束于2013年6月的2023点。与上证指数一样,启动3波反弹的X浪。其强阻力在下降2X1线,此线7月份在2780点。并以每月31.424点的速率下跌。
既然确定了1849点为阶段性底部,下周可在调整低位选股入市。从低仓位做起,反弹进一步确立时,逐步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