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语专业的学生,有“四强”的特征。表演模仿能力强;语言感受力强;上进心强;个性也强。都有潜力可以引导。通过什么方法和内容,培养创造性的外语人才。树立好榜样,增强上进心,树立大目标;一句话培养新的学历观是个关键。精读课从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到运用,是样样具细的教学活动。外语教师在训练学生读写听说译时,必须从课程的内容设置,课堂指导的方法,作业的批改回答问题的评价方面等进行改革,才能提高其教学质量。在训练时,既要稳中拉齐,又要按专业水准拔尖;教育者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而且要有慈母般的爱情;更要讲究教学方法;讲解要详,教法要灵;就象教练员训练运动员一样。运动固然必需,但最主要的是化讲解为队员的行动,促使他们通过艰苦的训练掌握精确﹑漂亮的传球,堵截,射门等一系列动作。本文拟从专业日语学生的特征的多样性出发,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改进目前的培养模式,探索出符合学生的特征的外语教法来。
[关键词]二表学生;教学法改革;ピグマリオン效果;创造性の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157 — 02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中交流开始正常化,国门打开,我国正值改革开放的号召刚刚发出之时。日本的电器,装饰品一经展示,便眼前一亮;那时,小巧美观,推陈出新的特点很吸引人的眼球。是日本人手巧吗?悟性,冥想,好奇情绪,非合理思考特征,创造,不断创造出适应各种条件环境的物件来。日本人不是天生就手巧,更不是天生这么好,是向别人学习的结果,是学校教育倡导创造性教育的结果。在日本,从小学就教育学生:资源缺乏,不创造,无法生存。何为创造性教育?首先要知道创造性能力一词的定义。即广泛地接受各种信息,原则,价值和行为的方式,并以柔软的弹性独自生成克服自己的定型模式和持有创新意识的人生态度,从而独自生成应付各种环境的积极应变能力。创造性教育,就是培养上述能力的教育,也就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能力,具有扩散性思考,能够发现学习和具有运用能力。
一、从兴趣入手,高起点,大目标。
低学年采取了精读和视听说结合的教学,看名家,名作,欣赏名电影,做到让学生从书本了解日本社会日本人的行为方式 ,象谷崎慎一郎的《春琴抄》和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日本著名演员山口百惠和山浦友和的系列电影都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接下来精读课的精讲词汇和语法,深入的对于名著的讲解,悄然打开艺术之门,一个接一个的发表和读书会,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她们将自己的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不遗余力地投进学习当中。
在第二和第三学期结合敬语知识的讲解,进行了围绕一部小说《白い巨塔》,即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的视听说与精读融合的教学法。先布置全体同学看翻译过来的小说,之后一起在视听说上看同步的电视剧,之前要求记台词,用日文打字,作为出勤表。课结束前的十分钟由老师总结该集的内容和分析人物。经过一段学习大家不仅记住了书本上没有的日常会话,还能将书上的用语放进环境中活学活用。结果不但扩大了词汇量还感受敬语使用的环境和场景。每一堂课的台词在下一次上课时发个同学,记得准确和好的就用大频幕播放。
二 、 ピグマリオン效果和榜样模范设立
ピグマリオン效果,也称之为教师期待的效果即教师不停止地期待儿童学生的成绩变得好起来,这种期待会影响到学生,并在现实中不断取得成绩。这种效果是培养学生扩散性思考,能够独自发现学习和具有运用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创造性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一个班级的学风正,班级学生学习劲头足,你追我赶的精神强。笔者通过设立榜样模范作用来引导学生比﹑赶﹑帮﹑超的学习精神。在阅读方面听和读刘同学最佳,刘同学听得准和全,读得朗朗上口,笔者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在书写方面,张同学的字象楷书字帖一样,工整不乱;在语音语调上李同学刘同学365天听磁带等,树立学生身边的学生为榜样来唤起全体同学找差距,比不足,追先进。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浓厚起来。
日本的教育心理学家正木正氏在1956年的同志社上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序说一书》里谈到:把感化心理学作为基础。倡导英国目的心理学家的麦克杜格尔提出的行为的动机是本能。麦克杜格尔认为探求使人与人关系成立的本能的三大机能是同情﹑暗示和模仿,他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上探索了无意识的领域。
20世纪法国的小说家纪德,在《论铊思妥耶夫斯基》一书中写到:铊思妥耶夫斯基关于人的内心的三个层面即伴有感情的思念;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理智;这三个层面。反省一下灵魂的领域,这个领域与用精神分析所说的超自我的性质有所不同也是理所当然的。正木正氏总结到“使感化成立的领域是相对于特有力学的机制,对超自我进行监视﹑统制﹑惩罚等要求…这个领域,不仅有感化的心理成立,而且也是信仰和信念成立的领域,是真实的爱情﹑友情﹑勇气﹑忍耐成立的领域。教育的世界,正如正木正氏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师本身对感化无目的,无意识。为了教与学两方不对立不摩擦,畅通的人格间进行交流。教师应该具有这种对感化无意识的特征。它比起要回报这一点来,更有人的价值。感化是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的学生,内心深处涌现对教师感谢的心情,这种心情实在不求回报的心境中产生的。
三、指出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名人的共性
教师要有培养创造性能力学生的教育学知识。教师能够将在沉睡在学生的内在的创造性的种子膨大发芽,开花结果,这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点拨。这时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应该跟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形成鲜明的对照,创造性的教育应该极度重视学生的疑问,同时引发学生发出疑问的问法极度关键。教师要把握对学生的疑问做到不要立刻给与解答,要树立学生和老师一起解决疑问的信心。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寻常的提问,要提示学生是个有价值的思考;提供给学生自发学习的机会,提供给其时间充分学习,而不是只给分数的评价。而是给与能力水平的评价。即用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的标准来衡量。创造性能力的名人的共性便有了指导性的效果。创造性的名人的共性是理想主义的人生观具有强烈的个性;有进取精神;有智慧和愿望;有独特的思想;以及自由阔达,天衣无缝的人格魅力;精力充沛,积极向上;不管什么一做做到底的韧劲;铸就成就;尤其有自己的看法并能按自己的意志办事;有表现的欲望;追求变化;追求自由;追求独立。
教育者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富有创新,能为他人和社会敢于献身的创造性学生。
结束语:从兴趣入手,高起点,大目标;设立榜样模范作用:ピグマリオン效果;指出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名人的共性四个方面的日语教法,对今后的启发式教学,培养高水平的学生都会有启示,也必将为探索新模式的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揭示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