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南太平洋岛国战略博弈评析

2013-12-29 00:00:00胡传明张帅
理论观察 2013年1期

[摘 要]中日两国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博弈出自于各自国家的战略利益。在美国重返亚太战背景下,日本就其海洋战略扩张、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牵制中国方面的需要,不断加强与南太平洋岛国的联系。中国则更加注重与南太平洋岛国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在和平发展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战略更能有利于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日本;南太平洋岛国;博弈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61 — 03

位于太平洋中央的众多小岛屿国家作为在亚非拉之外的发展中国家群体,同样存在着大国力量博弈的现实。近年来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中、日两国在南太平洋岛国的角逐愈发明显。本文拟结合时代背景的转变、南太平洋岛国的情况和中日两国各自战略,试图观察与评析两国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博弈。

中国和日本同在的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而且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这里集中了全球最大的四个国家,拥有世界40%的人口、27亿消费者和54%的经济总量以及全球贸易额的44%。〔1〕同时,太平洋地区还是美、俄、中、日、印、澳等大国的地缘战略中心,广泛积聚着大国的国家利益,矛盾与问题也比较突出。太平洋将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面对太平洋世纪〔2〕的到来,美国调整战略重返亚太,大国在太平洋上的博弈将更加激烈,“太平洋上不太平”〔3〕的情形也将会更加突出。随着中日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两国在亚太的角逐呈现出积极作为的态势,特别是在海洋权益方面,两国争夺互不相让。

一、南太平洋岛国的地缘政治与战略价值

作为太平洋上的岛屿国家,南太平洋岛国海洋优势明显,对中日两国发展海洋战略具有独特意义。

南太平洋国家自从20世纪70年代陆续独立以来,先后建立了14个独立主权国家,主要分布于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区。这些国家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较落后,但却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主要表现在区位、资源和政治三个方面。

第一,区位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南太岛国西北接东南亚,与印尼、菲律宾一衣带水;西连澳大利亚大陆,与澳洲比邻相望;南越新西兰,与南极洲相距不远,东与南北美洲万里线牵。可以说,南太岛国居于太平洋几近中央的位置,是亚太各国南北互通、东西交往的重要中转,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往来重要的海上要道。南太岛国的地理区位使其成为南太平洋海上联通东西南北的重要枢纽。这里也是远洋航行船舰的重要物资补给点。而且,南太岛国距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关岛军事基地群不远,战略位置亦很重要。另外,在南太岛国所处的海底铺设的电缆发达,是连接亚太地区通信的重要节点。南半球科学考察、卫星发射、导弹系统建设都需要在南太平洋建立观测基站等基础设施,其区位优势不言而喻。

第二,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渔业资源。南太岛国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如属于美拉尼西亚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丰富的铜、金、铬、镍、铝矾土,海底蕴藏着天然气和石油,其中铜的储量最为丰富,达9.44亿吨;铜金共生矿储量4亿吨;黄金储量1831吨;海底天然气储量14亿立方英尺。所罗门群岛拥有铝矾土、镍、金、铜和磷酸盐等矿产,其中铝矾土探明储量为5800万吨,磷酸盐为1000万吨。瓦努阿图也蕴藏着锰、铁、镍、铜和铝矾土矿产〔4〕。同时,这些岛国所拥有的广大的专属经济区内的深海矿产资源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南太岛国的渔业资源可谓无比丰富。各岛国总计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内,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业开发空间很大。其中,金枪鱼、对虾、龙虾的产量是渔业的支柱。这些国家的海上经济区和整个大洋洲的年捕鱼量达3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0.4%左右,其中90%是金枪鱼。

第三,政治地位凸显其重要性。南太岛国的14个主权国家中在联合国具有会员国身份、拥有投票权的国家有12个。在联合国的投票中,南太岛国利益趋近往往会一致投票,形成一个小集团。这个票源也就成为各大国重视并加以争取的对象。南太国家也凭借这一优势在各国家间左右逢源,谋取各种援助。

二、日本拉拢南太平洋岛国推进其海洋战略

日本是一个岛国,海洋是国家生存的依赖。谋求海洋大国地位,扩展海权一直是日本近代以来所追寻的战略目标。同时,日本列岛资源稀缺,从工业发展所需的石油、矿产等战略资源,到人民生活所需的渔业、木材等一般资源,无不需要通过海上运输来进口。维护和展拓资源空间、确保海上运输安全是日本海洋战略的根本出发点。

冷战结束后,日本新一轮的海洋扩张逐步兴起。在“海洋日本论”政治化思潮〔5〕中,日本为其海权扩张、海洋战略的开展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周密安排,从军事、法律、政治、外交等多方位调整旧有的防御保守海洋方略,加速强化向海洋扩张的趋势。

日本的海上自卫队在发达的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下渐进发展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海上力量,其反潜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世界第二水平,并在军事战略上完成了向“独立作战”和“远洋积极防御”的转变。同时海上保安厅也具备了亚洲最强的准军事实力。日本为因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及时修改国内相关法律并出台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海洋基本法》。《公约》赋予沿海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使日本宣称其管辖水域(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将达到447万平方公里,面积跃升至世界第六位〔6〕。而依据《海洋基本法》制定的《海洋基本计划》、设立的以首相为本部长的“综合海洋政策本部”为日本海洋战略明确了基本框架和协调管理的核心。日本在政治上强化日美同盟,意图由东亚地区的军事同盟逐步转变成为全球性的海权同盟,并希望扩大日美在海洋上的合作范围,以便在未来构建日美主导的国际海洋秩序。在外交上,日本在西太平洋日-美-澳三角的基础上,加强与重要贸易航路上国家的合作,特别是与扼守海峡要道的新加波、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加强协调,并谋求联合所谓民主国家建立海洋联盟,扩张海洋影响力。〔7〕

而日本加强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对其海洋战略的推进意义明显。今年5月在日本举行的第六届日本与太平洋岛国峰会通过的《冲绳纽带宣言》就强调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重要性,并提到要在维护海洋秩序上加强合作以及寻求日本与太平洋岛国防卫部门之间的交流〔8〕。这充分凸显了日本在主导海洋秩序上的意图。南太岛国渔业、矿产资源丰富,拓展在这里的资源空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保障体系,有助于日本经济的长足发展。这次峰会也把在海洋和渔业问题上的深入合作列入讨论的议题。同时对于发展中岛国的援助,也将为日本在未来谋求主导国际海洋秩序打下现实基础。

“入常”是日本实现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的重要标志,是日本历届政府都不遗余力争取的外交目标。南太岛国12张选票对日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在1997年首次举办日本与太平洋岛国论坛首脑会议就是为了争当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日本媒体赤裸裸地分析说,“尽管这些都是小国,但他们在联合国都有同样的一票,其总数(十二国)比东盟十国还要多,因此是国际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9〕。”

日本海洋战略的扩张是以压缩中国海洋空间为基础的。不论是钓鱼岛、东海大陆架划分问题,还是将冲之鸟礁人为加固使之变岛,其背后都有日本海洋扩张战略的支撑。加强在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弱化中国在本地区的影响力,牵制中国在远洋的发展同样是日本深入考量的因素。野田宣布今后3年将向南太岛国提供5亿美元的援助,就有引发援助竞争,弱化中国影响的企图。

日本加强对南太平洋岛国的重视是从自身海洋扩张战略、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牵制中国三方面出发的。

三、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合作推进和平发展战略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新一轮国际分工重组的机遇,承接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壮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国家,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尤其是在最近十年中,中国抓住美国“反恐”和战略重心在中东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引领东亚区域经济增长,并稳步度过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是日本、韩国、东盟、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8%,成为周边国家发展的“助推剂”。中国出口规模全球第一,进口规模世界第二,与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发挥互补优势,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稳定器”。〔10〕

总体而言,中国虽已取得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依旧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前所未有。为实现经济长期、平稳、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营造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和资源、能源等的引进渠道。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这是中国对外战略的基础性目标。同时,谋求与自身实力相称的国际地位,发挥积极的国际影响力,同样也是中国对外关系中重要的任务,也是对外战略的必然选择。

因此,加强与南太平洋岛国之间的互利合作是基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局,是开展南南合作的重要途径,对形成更加紧密的亚太经济融合趋势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方针指导下,与南太平洋岛国之间进行了良好的合作。结合南太岛国所具有的资源与战略优势,形成了既符合中国自己需要又有利于南太岛国的发展战略。

首先,深化双方经济合作。中国与这些岛屿国家经济互补性比较强,可以合作的领域较多,尤其是渔业、矿产开发、旅游等产业。中国在资金、技术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在推行“走出去”战略中转化为与岛国深入合作的动力。为岛国提供紧缺的生活消费品、粮食、能源等物资,加强在农业、环保、基础设施、通信、旅游、文教等方面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

其次,在海洋等相关领域寻求深度合作机会。利用南太岛国的优势来逐步提高中国的海洋开发建设能力,如深海勘探、海底资源利用等,对推进海洋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增强太空和极地考察事业等,也离不开南太岛国的支持。

再次,在与南太岛国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中国更加积极的国际影响力。与南太岛国的交往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使其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更为广泛的支持,处理国际事务时也更具灵活性。

正是由于以上需要,中国近年来逐步加大对南太岛国的投入力度。过去六年里中国累计向岛国提供的赠款和贷款从2320万美元增至6亿美元,并援建了政府及法院办公大楼、国际会议中心、公路,实施了农业技术合作,派遣了医疗队。中国与南太岛国设立了“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技术合作论坛”等对话沟通平台,增加了彼此了解,密切了相互关系。双方各级别的接触和往来也非常频繁,南太岛国官员和技术人员也乐意来华参加培训。〔11〕在多年有利政策的支持下,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贸易额不断增长,从2001年的1.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5亿美元。这十年中,中国对太平洋岛国出口额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这使得中国商品在太平洋岛国进口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2%,首次超越新西兰。而太平洋岛国对华出口年平均增长率提高至30%。〔12〕

总之,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与合作呈现上升态势,这是其推进其和平发展战略的体现。中国仍将持续关注南太平洋地区发展,逐步夯实在南太的关系基础,与各岛国共同发展繁荣。

四、中日两国海洋战略利益的碰撞与博弈

太平洋世纪到来的显著标志在于以东亚为中心的亚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其形成的区域经济合力对全世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南太岛国也看到这种趋势带来的发展机遇制定了“向北看”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同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关系,谋求得到更多援助。这是形成中日在南太平洋博弈的重要条件。

日本作为岛国拥有经营海洋的天然优势,制定符合民族发展的海洋战略合情合理。但是,曾经通过发动世界战争的途径来扩张海权的失败教训应当引起日本的警醒,在推进海洋战略时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方式才是成功之道。重新走向海洋是日本丝毫不会放松的战略抉择,也是关系到日本大国地位的重要举措。但其海洋战略具有压制中国海洋发展的致命缺陷。日本一直不能以一种正常心态来面对中国的崛起,这势必会引起中日之间在海洋问题上的对立。目前的钓鱼岛危机足以显示其在海洋战略上的扩张性和短视性。同时拉拢包括南太岛国在内的亚太海洋国家向中国施压暴露出其在应对中国向海洋进军时的焦虑。日本如果仍不改联美制华、拉众压华的态度,只追求短期的战术利益,用“冷战思维”围堵(遏制)中国,那必将犯下重大战略错误〔13〕,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只有充分考虑到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的海洋利益,在海洋问题上开展与各国的合作才是日本海洋战略得以成功实现的关键,也是谋求大国地位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既是实现国家发展强大的根本措施,也是化解美日遏制的重要依托。凭借和平发展,亚太国家分享了与中国互利合作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依托中国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大局已经形成。包括周边国家、南太岛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很难在响应美日拉拢的同时忽视中国对其发展的战略意义。而这正是美日难以实现有效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中国的这一优势将助力其在未来的国际秩序调整中占据主动地位。中国要继续赢得亚太各国的理解和支持,扎实、深入地开展与各国的更加广泛的经济合作,夯实关系基础,从而使和平发展战略得以更好的推进。

总之,中日两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经营无疑都出自于国家利益的考量,未来的博弈也将持续进行,博弈的焦点将集中于资源和影响力的争夺上。然而如何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则有赖于与岛国的互动。偏安于国际政治舞台边缘的各岛国并不愿将自己陷入大国争夺的前沿阵地,“选边站”并不符合其国家利益。而谁能给予其国家发展的利益才是各岛国重视的关键。日本与中国各自战略中对南太岛国利益关注的程度将决定其博弈的高下。如何推出更切合自身与岛国双方利益的政策措施将是两国不可回避的课题。目前来看,中国的互利共赢合作方式更受欢迎,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更具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吴心伯.论奥巴马的亚太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12,(02):62.

〔2〕叶淑兰,张植荣.太平洋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选择〔J〕.太平洋学报,2005,(07):6.

〔3〕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

〔4〕孔妃妃.浅析中国对于南太平洋岛国的对外援助〔D〕.北京:外交学院,2010:11.

〔5〕刘中民.海洋日本论与日本的海洋扩张〔N〕.东方早报,2012-09-19,(14).

〔6〕束必铨.日本海洋战略与日美同盟发展趋势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1,第19卷,(01):91.

〔7〕高兰.日本海洋战略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J〕.外交评论,2012,(06):68.

〔8〕〔9〕严圣禾.援助太平洋岛国,日本另有所图〔N〕.光明日报,2012-05-29,(08).

〔10〕潘笑天,尹晓宇.中国伙伴与各经济体共享利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9-28,(01).

〔11〕黄舍骄.别想“忽悠”太平洋岛国〔N〕.解放日报,2012-06-04,(0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瓦努阿图共和国经济商务参赞处.中国-太平洋岛国贸易快速增长〔EB/OL〕.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l/201102/20110207420392.html商务部网站,2011-02-28.

〔13〕张云.日本促美压华打错了算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0-18.

〔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