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工资会怎么涨?

2013-12-29 00:00:00李会娜
记者观察 2013年2期

过去的一年,我们被各种不景气所笼罩。但即便在中国CDP增长只有7.7%的情况下,怡安翰威特咨询公司(以下简称怡安翰威特)和Kelly Service关于2012年整体行业薪酬的调研报告仍显示全年薪酬的平均涨幅达到9.1%。

那么2013年,大家的薪酬又如何?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锐国际)刚刚发布的2013年薪酬调研报告称,2013年的平均涨幅预期在9.43%。而在中华英才网最新的调研数据中,55%的企业涨薪幅度会在6%至10%之间。所以,从人才资源的角度来看,市场需求仍然旺盛。

大多数公司人可能都被这个平均值所“关照”,但也有少部分人会享受大幅涨薪的待遇——如果你是其中之一,那真值得恭喜——这也就是接受我们采访的人力资源专家们所定义的“关键人才”,大约占到公司员工总数的15%至20%。这些人或者占据热门职位,或者手握一技之长,总之就是如果他们跳槽了,绝对够得上HR核算下损失有多大。

看来相比所谓的大环境,个人在职场上的努力和对公司作出的贡献更加重要,它往往是决定你的工资涨与不涨,以及能涨多少的一个关键指标,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分享利润的意愿。

2013年薪酬趋势有哪些新的特点?记者采访了科锐国际业务总监于丽娜、KellyService华东和华南业务总监Lois Freeke、怡安翰威特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张宏和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刘兴阳来进行解答。

5个2013年的薪酬变化趋势

1 平均薪酬涨幅整体偏低

科锐国际、Kelly Sevice、怡安翰威特和中华英才网对2013年的薪酬行情持保守态度,普遍预估的涨幅约为9%。

参与科锐国际调研的企业中,国企、民企和外企各占三分之一,受访企业平均薪酬涨幅为9.43%。对比科锐国际前3年的调研结果,这个涨薪幅度为4年来最低——2010年和2011年的涨薪幅度均为10.1%,2012年为9.8%。

怡安翰威特的预期值为9.3%,它的调研对象主要是外资企业、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Kelly Serviee更为保守,预期为8.8%,但如果把这个数字放在全球范围内来比较,仍然可以看做是一个很可观的增长率,它高出美国3个百分点。

中华英才网的数据显示,2013年有55%的企业涨薪幅度会在6%至10%之间,只有11.2%的企业涨幅在11%至20%之间,而32.8%的企业薪资涨幅在5%以下。

接受采访的专家们普遍认为,2012年经济大环境低迷,公司利润下滑,以及面对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等因素,导致了2013年平均薪酬涨幅偏低。

2 IT、医药等行业涨幅领先

薪资涨幅比较大的行业主要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消费品、医药、化工、汽车行业nGye/VemyzXLH2h2oWFv7hpbVYAkppJ1W1iRHBw0nFA=

IT行业: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IT行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人才需求旺盛。Lois Freeke认为这种持续繁荣的状态仍然会延续好几年。刘兴阳说“2013年互联网行业的涨薪幅度基本上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每年都在翻新”。

消费品行业:由于利润率偏低,消费品行业的薪酬涨幅一直处于行业居中水平,但消费品行业的涨薪幅度比较稳定,“所以,消费品行业领先的一个原因与其他行业涨薪幅度降低有关,”于丽娜说,“而且,消费品行业对人的依赖性很强,稳定涨薪也是一种员工激励手段。”此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也发挥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奢侈品和零售行业。

医药、化工行业:这两个行业均属于稳定发展的传统行业,人才需求一直都比较旺盛。怡安翰威特预期医药行业的薪酬涨幅为10.1%,中华英才网调研结果为66%的受访企业涨薪幅度在6%至10%之间,21%企业达到11%至20%。Kelly Service预计化工行业的薪酬涨幅约为10%,与2011年大致相同。

汽车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汽车行业在2012年下半年表现不佳,“但汽车行业比一般制造业涨幅仍然会高一点。”Lois Freeke说,原因是“汽车行业各方面的质量标准和体系比较高,对雇员素质要求也比较高,薪资水平就会跟着往上涨”。Kelly Service预期的涨幅是在9%至15%之间,怡安翰威特也给出了10%的预期涨幅。

3 金融、房地产行业风光不再

“一般来说,靠内需拉动的行业薪酬增幅会较高,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薪资增幅会比较低,比如房地产、金融等。”张宏告诉记者。在采访中问及2013年薪酬涨幅的Top5时,Lois Freeke脱口而出“当然不是金融行业”,而且金融行业作为服务型行业,实体经济的低迷直接导致其业务需求下滑。

房地产行业更多的是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2012年出台的一系列“限购令”让房市从年初就开始进入了寒冬,尽管现在市场上呈现出回暖的迹象,怡安翰威特预计2013年房地产(一线)薪酬增长率处于行业最低水平,为7.9%,这与它2012年7.9%的实际薪酬增长率基本相同。同样在走下坡路的还有半导体行业和太阳能行业。“但如果中国国家政策转向,它们就会很快恢复。”Lois Freeke说。

4 二三线城市涨幅高于一线城市

不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越来越看好中国二三线城市的购买力和消费力。再加上一线城市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趋于饱和的状态,“很多公司开始开发二三线城市市场,希望通过销售下沉来实现增长,人才需求自然就会变得旺盛。”张宏说,表现比较明显的是消费品行业、汽车以及商业地产。

根据科锐国际的调研数据,二三线城市在2013年的薪酬涨幅会达到9.46%,而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为9.43%。“这是企业投资中心转移的必然结果,加薪只是—个信号,”于丽娜对记者说,“二三线城市人才需求量上升,并不意味着对人才素质要求低于一线。但大多数人不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工作,一些企业不得不通过大幅提升薪酬来吸引优秀人才。”比如在汽车行业,如果从一线城市调往二三线城市,薪酬涨幅一般会超过30%。

5 民企薪酬涨幅超过外企

根据张宏的观察,以前的人才竞争更多发生在外企,现在更多的则是在民营企业以及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国企,可供优秀公司人选择的雇主群体变得更广泛。“现在的外企在吸引人才方面更多的不是靠薪酬,而是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这对公司人之后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刘兴阳说。许多应届毕业生和中高端人才的首选仍然是外企和国企,民企也必须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才能争取到优秀人才。于丽娜说:“民企涨薪幅度高于外企,一部分原因是相比外企,民企的调薪政策更为灵活,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在所有科锐国际受访企业中,民企涨薪幅度为9.44%,外企为9.43%。国企位居第一,达到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