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复习同步训练题(七)

2013-12-29 00:00:00黄道才名师工作室
地理教育 2013年2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21世纪初奥运会承办城市分布图”(图1),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举办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举办国的首都

B.都属五带中的温带

C.东半球多于西半球

D.都分布在海岸线上

2.除2008年外,最利于我国收看奥运会直播节目的是:

A.2000年 B.2004年 C.2012年 D.2016年

读“甲、乙两岛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两岛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岛气温年较差大,属于大陆性气候

B.乙岛年降水总量少,属于大陆性气候

C.甲岛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明显

D.甲岛降水多,温室效应强,年均温高于乙岛

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岛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乙岛小

B.甲岛东、乙岛西都有暖流经过

C.甲岛东、乙岛西都有寒流经过

D.夏季乙岛比甲岛的白昼更短

图3是世界某地区图,图4是对甲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与地区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3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稻米

C.小麦 D.天然橡胶

6.读图4,分析判断:

A.这些国家和地区均位于亚太地区

B.距离甲国越近,对其投资额越大

C.甲国具有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D.甲国具有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西亚“袖珍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读“卡塔尔区域位置图”(图5)和“2009年卡塔尔人口结构图”(图6),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图5区域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处五海三洲两洋要道

B.地处亚热带,温暖湿润

C.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D.多数国家内河运输欠缺

8.卡塔尔人口结构的构成,主要是因为:

A.气候火热干燥 B.国家计划生育

C.矿产资源开采 D.政治局势动荡

读图7,回答9~10题。

9.关于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体带谱丰富,只因相对高度大

B.多数自然带南高北低的主因是海拔

C.北坡雪线高于南坡的主因是水分

D.导致自然带垂直递变的主因是降水

10.图7甲中PQ之间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地表起伏,地质复杂

C.气候干燥,沙尘飞扬 D.所穿两国,关系紧张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图8是2007年生物承载力占全球比重居世界前十的国家。读图回答11~12题。

11.对一个国家的生物承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是:

A.气候条件 B.地形地势

C.国土面积 D.人口数量

12.下列有关各国生物承载力占全球比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巴西比重大,主因是国土面积大

B.印尼比重小,是因其国土面积小

C.印度比重小,主因是耕地面积小

D.中国比重大,是因青藏高原面积大

在2008年金融风暴中,冰岛总理曰:“我们拥有绝佳的资源,大量的绿色能源,现在我们应该多多利用这些资源”。他还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读冰岛地理位置及其火山喷发图9,完成13~14题。

13.冰岛总理提到的“大量的绿色能源”指的是: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潮汐能 D.水能

14.冰岛总理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的理由是:

A.火山频繁喷发,破坏大量农田

B.海平面上升,沿海耕地减少

C.冰岛人口增长快,粮食短缺

D.冰岛沿海有渔场分布

读加拿大铁路和城市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图10),完成15~16题。

15.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农业

16.石油加工中心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

A.交通、水源 B.技术、资金

C.市场、原料 D.原料、市场

图11是世界核电站分布,图中A、B分别表示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地。读图回答第17~18题。

17.对世界核电站分布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沿海(沿河)分布

B.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C.靠近原料产地

D.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东亚

18.关于两个核电站泄漏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发生时,该地吹西风

B.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污染的空气首先飘往欧洲

C.福岛核泄漏污染的海水不会影响俄罗斯海域

D.福岛核泄漏污染的海水会严重影响广东沿岸

19.图12甲是新西兰某乡村深入山体的小房子。该房子如此建筑主要是为了:

A.防旱 B.采光 C.防洪 D.防风

读俄罗斯东、西部经济地带划分示意图(图13)和东、西部地带经济发展差异表(表1),完成20~21题。

20.关于两大经济地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部地带全是平原,东部地带全是高原

B.东部地带面积大,人口密度高

C.西部地带优势是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好

D.东部地带优势是矿产丰富,气候温和

21.东部地带多大河,但河运不发达,原因是:

A.地形崎岖,水流湍急 B.气候寒冷,封冻期长

C.地势低平,河水太浅 D.人口稀少,资源贫乏

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位于“冰穹A”——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正式开站。读图14,回答22~23题。

22.南极内陆的冰盖最高点、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昆仑站选址靠近:

A.南极极点 B.南极磁点 C.南极冰点 D.冰盖最高点

23.当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昆仑站“日不落”,太阳始终位于正北方

B.昆仑站比赤道观测的宇宙范围大

C.其昼长为我国南极三站之首

D.到南极科考活动的国家最少

“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和着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如图15)。据此回答24~25题。

24.“沃克环流”属于:

A.大洋洋流 B.热力环流 C.季风环流 D.三圈环流

25.在沃克环流的影响下:

A.秘鲁西北海岸干燥少雨

B.马来群岛易发森林火灾

C.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

D.太平洋赤道逆流更强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6分)图16是“美洲大陆略图”。美洲大陆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墙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图中表格数据为降水资料(单位:mm)。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板块界线南段两侧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各地降水季节分配推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城市的气候类型相同;据图推测,每年7、8月份,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热带沙漠景观呈南北窄长、紧逼海岸的特点分布,请分析其成因。

(4)图中航天中心或发射场分布的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析阿尔坎塔拉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27.(16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亚略图(图17)。

材料二: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以优质长绒棉著称于世。棉花喜高温,怕低温霜冻;喜光照,怕阴雨渍涝;根系发达,主根深、侧根分布广,比较耐旱;需水分,开花授粉期和成熟采棉期忌多雨。

(1)据材料一,简要描述中亚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中亚成为世界第三大产棉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3)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是否应该不断扩大棉花种植规模,请说明理由。

28.(18分)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18乙)、A与B两地气候统计图(图18甲)、和澳大利亚西南部某农场的农事安排(图18丙)。

材料二:2008年世界铁矿石贸易统计图(图19)。

(1)A、B两地的______________水都比较丰富,但B地雨水比A地多,集中在______________季。

(2)澳大利亚西南部某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其农事安排有哪些优点?

(3)读材料二,从铁矿贸易量和运输距离推测,有可能形成铁矿石最大贸易伙伴国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评价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4)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国内消费量6.7亿吨。仅从资源和产品市场条件看,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

参考答案:

1.C 2. A 3.C 4.B 5.B 6.C 7.B 8.C 9.C 10.B 11.D 12.B 13.B 14.D 15.C 16.D 17.C 18.B 19.D 20.C 21.B 22.D 23.C 24.B 25.A

26.(1)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2分) (2)旧金山 圣地亚哥;温哥华 圣地亚哥(4分)(3)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受南北向高山阻挡,不能向东扩展;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并向北延伸(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4)沿海(1分) ①近赤道,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节省能源;②临海,运输方便,便于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③海域广阔,火箭航区、残骸落区安全性良好(3分)。

27.(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光照充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荒漠为主;多内流河和内陆湖;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4分)(2)自然条件: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合产物积累多;干旱少雨,利于授粉和采棉;高山冰雪融水,有灌溉水源;沙质土壤深厚肥沃,利于根系生长 社会经济条件: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处第二条欧亚大陆桥,利于外运;政府支持等(8分) (3)观点一:应继续扩大棉花种植规模。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能无止境扩大棉花种植规模。理由:大量开垦和引水灌水,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湖泊缩小、水资源紧缺、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4分)。

28.(1)地下 冬(2分) (2)混合农业(小麦—牧羊业) 土地交替使用,种植业与畜牧业互补,农场(田)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生产(种麦与养羊)交替进行,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农事活动(6分) (3)中国、澳大利亚(2分) 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主要市场较近(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 (4)问题:我国钢铁产量增长过快,产能过剩;铁矿石对外依赖程度高(2分) 对策:限制钢铁产量;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