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是一面镜子

2013-12-29 00:00:00李非
红旗文稿 2013年12期

美国泄密者斯诺登揭露华盛顿长期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进行黑客活动,由此引发轩然大波,世界一片谴责问责之声,中国的网民尤为严厉。但让人大失所望的是,平日里那些将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奉为圭臬的人士这次并没有多少站出来进行批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默。

这让人实在很纳闷。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一些人对充当美国的化妆师乐此不疲,将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的面容涂抹得十分美丽,粉饰得无比精彩,“此女只应天上有”,吸引了一大批不明真相的看客,其中不乏啧啧称赞者,而当斯诺登泼出一盆冷水后,妆容尽褪,露出了原真面孔,让众多看客大跌眼镜,大失所望,化妆师进退尴尬,又不便发作,只好默不作声。

正如微博实名认证为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的罗斯说:“斯诺登案件揭示了中国公知的真正本质。这证明他们并不支持自由。如果他们支持自由,他们一定会声援斯诺登,要求美国政府让他留在香港。事实上,他们是反对自由的。所以他们支持美国政府,反对真正捍卫自由的斯诺登”。

这就让人明白了,为什么总有一些声音秉持着双重标准?当Google 退出大陆,这些人对中国政府指责有加,当希拉里推销网络自由时,他们欢呼雀跃;美国探测器登陆火星,则大赞技术超群,中国神十上天,就说是形象工程;美国侵略别国被看成是维护世界正义,中国保卫领土则变成了企图转移国内视线,等等。总之,在一些人眼里,凡是美国的,都是好的;凡是中国的,都是不好的。无论中国政府怎么努力,怎样改进,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他们都置若罔闻。旧的“两个凡是”已经打破,新的“两个凡是”依然魅影随形。

诚然,当下中国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不足。中国政府努力创造条件让民众批评政府,不少意见领袖的言论在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公共事务、进行舆论监督、促进政府改进、维护弱势群体、推动社会进步、疏解不满情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确有一些所谓的“公知”,言必称美国,以膜拜、称赞、美化西方为使命,以指责、批判、鼓噪国内不足为己任,以嘲讽、抹黑、丑化中国党和政府为能事,以颠覆、歪曲、戏说历史为志趣,把持网络话语权,霸道与戾气十足,动辄挥舞言论大棒,“文革”遗风浓厚。

有人认为,中国缺少负面声音。从客观现实看,这并不符合事实,中国现在消极负面的声音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中国的网络各种言论充斥,各种思潮涌动。政府提倡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不代表言论可以无底线、无操守、无良知,批评不代表可以肆意攻击、恶意丑化、随意歪曲。网络公共空间并不是个人空间,应该有一套赖以维持公共秩序的准则,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意见领袖作为网络有影响的人物,尤其要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好榜样。人们所期盼的“公知”应该是守法的标兵,而不是社会共识的撕裂人。

“棱镜门”不止是“门”,更是一面镜子,值得一些人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