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天天守台电视机”的单一、低水平的层次上,而是追求集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生活。
表哥来拜年时闲聊,说回老家不敢轻易跟年轻人玩,一输就是万儿八千。他有点疑惑地感慨:现在打工都挣这么多钱吗?他说的“玩”特指打牌甚至赌博,在豫北不少城镇和农村,这是近年来春节的消遣方式。听老人说,过去一到过年,村里热热闹闹,天再冷街上也有扎堆儿说话逗乐的,现在扫几条街也难见一个人影,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在牌桌上。
事实上,农民工春节回乡热衷于打牌赌博,也是“入乡随俗”使然。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形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看电视(90.7%)、闲聊(84.5%)和打牌赌博(73.7%)。特别是在春节,由于农民工返乡,加之手头有了钱,参与打牌赌博活动的比例剧增,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
一些农村赌博成风,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有关部门对这一社会恶习打击力度不够。但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部分农民群众信仰缺失,甚至存在信仰危机。再者,陋习旧俗在农村依然存在,不少农民群众在休闲时间参与打扑克、搓麻将等活动,有的热衷于求神拜佛、算卦占卜等封建迷信活动。不良文化侵蚀日趋严重,暴力、色情、赌博等文化垃圾通过各种渠道入侵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腐蚀着群众的灵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比较匮乏,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严重影响了人们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加之农村组织活动不够,少有的几次活动,大都集中在集镇,农民参与享受的较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天天守台电视机”的单一、低水平的层次上,而是追求集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生活。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治理农村打牌赌博等陋习旧俗的根本途径。
坚决打击打牌赌博等社会不良现象,倡导文明健康的娱乐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同时,应在农村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全面推进系列文明创建,努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更重要的是,应着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文化为民和文化惠民,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发展村落文化,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引导和保障农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