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动力何在?

2013-12-29 00:00:00何玉梅
董事会 2013年3期

近年来,产业升级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更是把产业升级作为中国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没有改变中国制造业仍然徘徊在低附加值生产活动的现状。到目前为止,各级政府提出的产业升级的宏伟蓝图大多都是停留在纸上的规划和目标,空洞无力;学术界提出的产业升级理论,也由于缺乏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制度环境的考虑,难以实践。许多人担心,中国的产业升级最后可能会变成一句口号。

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摆脱了资本短缺的窘境,外汇储备总量高居世界首位;大量本土企业迅速成长,有些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了全球性经营的跨国企业(尽管离行业的领先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例如华为、TCL、海尔、联想等公司。此外,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教育投资逐年增加,人均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种种迹象似乎在表明,中国企业具备了产业升级的条件,只要辅以适宜的产业政策,定然可以在不远的将来赶超世界强国。这种乐观的预测基于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即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会导致产业升级。但这个理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国家的产业进行全面、持续的升级,升级行为的主体是谁?谁是最终的投资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实际上,中国不是缺乏产业升级的能力,而是缺乏产业升级的动力。产业WPmZ3LaCc6NLCCr/1z0OJQ==升级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提升。只要是创新,尤其是原创性的创新,必然涉及大量持续的高风险投资。在最有能力(资金雄厚、人才济济)进行产业升级的企业当中,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家族企业。但是,这两种企业都缺乏产业升级的动力。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将企业规模做大,强调业绩稳定,一般会回避高风险的投资,因此国有企业的创新大多是模仿创新和局部创新;一些颇有实力的家族企业,虽有可能成为产业升级的领军企业,但这些企业的问题是家族观念很重,子承父业的模式限制了职业经理人的发展,而最能力和动力进行冒险活动的是职业经理人。若家族企业不能克服这种传统理念的局限,就很难在产业升级中有大的作为。

我们一直把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升级作为比照对象。可是,不要忘了,日本的松下、索尼,韩国的三星、LG公司,都是股权高度分散的跨国公司,资本结构的不同造成了行为激励的差异。借鉴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的经验,不应该只看到自主创新和产业政策的作用,还要看到公司治理结构对创新投资的激励,以及政治制度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也许中国目前的体制和政策适合于某些领域的升级,例如能源、高铁、大飞机制造等垄断性行业。但在竞争性领域,中国企业想要升级,想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还必须得解决好最基本的升级动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