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科学

2013-12-29 00:00:00
科学大众(中学) 2013年3期

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在四月去游览庐山香炉峰顶的大林寺。此时,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这高山古刹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根据诗意,回答下列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10分)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气象专家发现某山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左图是该山区的等高线绘图,请问,当A地温度为30℃时,B点气温为多少?(10分)

A.27.8 ℃ B.22.8℃ C.42.2℃ D.37.2℃

3.假设有一座冰山,滑到斜度为30°,长12米。从滑道上滑下一只冰橇,它滑下后继续沿水平面运动,请问冰橇还会运行多远?已知冰橇下面贴条与冰面的摩擦系数是0.02,当冰橇将其从山上滑下所得到的能量全部消耗在克服摩擦的时候,它就会停下来了。(10分)

A.390米 B.290米 C.190米 D.90米

(此题为2012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赛初中组预赛综合题)

答案解析:

1.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B。根据等高线绘图,可知B点高度为1400米,故B点温度为30-(1400-200)÷100×0.6 = 22.8 ℃。

3.B。设冰橇滑下的高度AC等于AB的一半(因为30°角的对边长等于弦长的一半),所以AC等于6米。假设冰橇的重量是P,那么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它滑到山脚的动能等于6P千克米。现在把重量P分成两个分力:与AB垂直的分力Q和与AB平行的分力R。摩擦力等于0.02×Q,Q=P×cos30°,即0.87×P。因此,克服摩擦花费了:0.02×0.87P×12=0.21P千克米。所以实际得到的动能是6P-0.21P=5.79P千克米。冰橇到达山脚后继续沿水平运动,用X表示这段路程的长度,摩擦力的功就是0.02PX千克米。从0.02PX=5.79P中可以得到X=289.5米,大约29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