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降压药的十大误区

2013-12-29 00:00:00陆基宗
保健与生活 2013年10期

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不能平稳降血压,时有反复,因此前来医院咨询。细问原因,发觉许多患者在用药中存在多种误区,亟须加以澄清和纠正。

误区一:降压过快、急于求成。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就把血压降下来,就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或多药并用。这样极容易发生意外,尤其是血压水平较高的中老年重度高血压患者,极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严重病变。

误区二: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没关系,可以不治疗。

只要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就要用药控制,否则老年性高血压也易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出现多种并发症,死亡率高。

误区三:从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这非常危险,许多高血压患者患病之初是无症状的,等有了明显症状(大多为脑卒中前兆)时才用药治疗,为时已晚。其实自我感觉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

误区四:盲目用药、效仿他人用药。

“个体化”用药是药理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每个患者的病因、病情各不相同,且降压药的品种繁多,其作用和降压机制也不完全一样。故各人的用药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某人用蒙诺效果很好,而另一人照用就可能因严重干咳而不能耐受,不得不停药。故千万不可盲目效仿他人用药。

误区五:时服时停,认为血压控制好了就能停药。

有的患者血压升高(或感觉头昏)时就吃几片降压药,血压一降就立即停药。而突然停药,极易使血压反弹。这对老年人来说特别危险,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服药后血压虽下降,但导致血压异常的身体因素(病因)依旧存在,故高血压一旦确诊,基本上需要长期、终身服药。

误区六:血压下降缓慢,就频繁、反复换药。

高血压是慢性病,治疗时应缓慢降压。切忌治疗心切,总想在几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理论上1-3个月内血压控制满意即可。如果血压偶尔有波动,建议临时再加用其他降压药,但不应反复换药。

误区七:使用时间长了,换换别的药。

药理学认为,降压药如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血压又能控制满意,是可以长期使用的,没必要经常换,否则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

误区八:盲目崇拜新药、贵药,认为新药必定是好药。

药品的价格跟降压效果不成正比,且每个患者的发病机制、身体情况并不相同,故降压药并非越贵越好。目前新型降压药发展很快,品种很多,如何选药、如何用药是大有讲究的。患者应按自己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并发症及靶器官损害情况等等,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只有适合自己的药,才是最好的药!

误区九:睡前服药。

大多数患者都是白天血压高需服药,睡前不必服药。因人入睡后,新陈代谢降低,血液循环减慢,血压也有所下降。如睡前服药,一两个小时后药效达到高峰期,血压下降,血流变缓慢,器官供血不足,血液黏稠度升高,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脑梗死或心肌梗死。

误区十:忽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除年龄、遗传等不能改变的因素外,大多与三高饮食(高盐、高糖、高脂肪)、吸烟、酗酒、肥胖及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故在服药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也有助于提高药效。

降压茶

1.山楂二花茶山楂、金银花、菊花各10克,沸水冲泡,加盖闷片刻即可,代茶随饮。

2.菊楂决明茶菊花8克,生山楂片、草决明各15克,沸水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服,代茶随饮。

3.降压菊槐茶菊花、槐花和茶叶各3克,沸水冲沏,代茶随饮。

4.菊葛茶菊花、茶叶各12克,葛粉50克,蜂蜜适量。将菊花、茶叶烘干研成末,加入沸葛粉中,再调入蜂蜜,每日1次。

5.芹菜红枣茶芹菜500克,红枣100克,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汤,每日分3次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