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里的肉毒杆菌是从哪里来的

2013-12-29 00:00:00钟凯
保健与生活 2013年10期

新西兰恒天然是一家大型乳制品厂,国内很多奶粉都使用它的原料。近日质检总局公告称,恒天然乳粉检出肉毒杆菌,紧急召回2012年5月生产的所有可能污染产品。肉毒杆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奶粉里会有呢?

肉毒杆菌的全名叫肉毒梭状杆菌(也叫“肉毒梭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比如土壤、动物粪便中经常可以见到它。它们可以随着空气中飘浮的灰尘、小液滴飘散到四面八方。任何食品的生产环境都不可能无菌,奶粉中的肉毒杆菌也很可能是乘着空气中的小颗粒物飞入生产管线,恰巧又逃过了定期消毒程序的清理。

肉毒杆菌家族一共兄弟7个,本身其实没有毒性,但其中有4个能在厌氧环境下(比如肠道、密闭发酵食品)产生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真正被大众了解,是因为一些明星注射肉毒毒素来去除皱纹。虽然这种毒素的毒性比较大,但它本身对热不稳定,煮开几分钟就可破坏掉,真正难解决的是它的芽孢。

肉毒杆菌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像作茧一样用一些蛋白和糖类物质把自己包起来,然后就能“刀枪不入”,一般的加工手段都杀不死它。等它重新进入合适的环境,比如人的肠道,它又能苏醒过来继续干坏事。

成人由于肠道里面的菌群早已站稳了脚跟,少量的肉毒杆菌斗不过这些正常菌群,因此对成人的危险性相对较小。但婴儿尤其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肠道里正常菌群还处于建设阶段,这个时候肉毒杆菌来捣乱的话,有可能对宝宝造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