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成人成才幸福一生奠基

2013-12-29 00:00:00郑立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3年4期

走在淄川一中的校园中,不禁会联想到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说。干净整洁的校园内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其乐融融。一块块宣传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成长,一处处校园景观润物无声启迪师生心灵。教学楼里、紫藤架下,学生们或携着书本专注阅读,或手执试卷低声讨论,年轻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整座校园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气息。淄川一中,这颗齐鲁大地、蒲翁故里的教育明珠,以丰厚的人文底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展现出无穷的发展魅力,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方广阔的成长空间,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

一、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环境篇

淄川一中坐落在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的故乡,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达到75000平方米。

“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容校貌表现出一所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多年来,淄川一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按照“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现人文美,追求精神美”的原则,以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主线精心设计校园各个角落,“扬正气,促和谐”,科学构思,精心设计,打造和谐的校道文化、操场文化、餐厅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使校园处处洋溢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校各条道路均以励志、修德名言命名;校园道路、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餐厅等各处均布置形式各异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宣传栏、板报栏承包到团委、学生会、班级和教研组;教室内布置了丰富多彩的黑板报、手抄报;每个宿舍都有一个温馨的名字,每个教室都有入门友情提示和班训、班规。《淄川一中报》、诗歌节、“新蕾”艺术节、健身运动会成为展示师生才能与班级凝聚力的舞台。经常举行的专家报告会、心理健康讲座、法制教育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指导和行为借鉴。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诗歌节”则使书香校园、诗意校园的氛围日趋浓厚。

2012年,在区教体局统一部署下,学校积极开展环境建设月活动,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开展卫生竞赛,举行“星级教室”“文明办公室”“红旗宿舍”评比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全面打造整洁校园、美丽花园、温馨家园。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发展———师资篇

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是校园的第一生产力。名师出高徒,名师造名校。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工程。

多年来,淄川一中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为重点,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工程,崇尚“量才适用,唯能是举”的人才理念,“亲情融合,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民主平等、和谐共享”的管理理念,倡导教研组、备课组、班教育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荣辱共担,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追求理想的教学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

一是深入实施“教师职业道德提高工程”。学校全面落实市、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不断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力度。2012年,按照区委号召、区教体局部署,着力开展了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先后开展了教职工生日送红包感恩父母、庆三八节、唱四德歌、“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教职工诗文朗诵比赛、“践行四德工程,争做幸福教师”演讲比赛、“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主题教育、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等活动,向全体教师发放《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两本书,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并写出心得体会,全面增强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规范教学行为,提升职业幸福感,树立了一中教师的良好形象。

二是全面落实“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计划”。学校积极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全力支持教师走出淄博、走出山东,参各类研讨、培训、优质课评选等。2011—2012年度,学校近10个学科20余名教师先后到全省各地参加省教学能手评选听课活动,赴广东参加全国“生本教育”培训,返校后均举行了观摩课,带动了全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对每年新分配教师,实行新老教师、班主任结对帮扶,实现了名师与青年教师的互助双赢。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开展了淄川一中名师、“十佳”青年教师示范课、“生本教学”实验课、青年教师创新汇报课、三课型五环节全员达标评优等多项课堂教学创新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学校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全校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现有专任教师中,已有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近200人。

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各级部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通报常规检查结果,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选送优秀班主任参加市、区班主任培训班,听取名师工作经验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先后组织班主任赴洋思中学、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新泰一中、青州一中、康成中学等名校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与名校建立工作经验交流机制。2012年,先后组织了两期班主任培训班,全体班主任及后备班主任参加了培训。开展了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我校刘洋老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第七届全国优秀班主任,先后受邀到山东济南、青海西宁、湖北武汉等地参加班级管理工作研讨会并做班级管理经验报告,与国内国际教育专家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受到一致好评。

四是完善考评机制,发挥人才价值。学校本着内容全面、主体多元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千分制”考核办法,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科学评价教师工作,对业务精良,在教学中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的教师,学校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荐参加各级教学评优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对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中优先录用。对业务骨干,积极培养,委以重任。每年教师节期间,均组织淄川一中名师、淄川一中十佳班主任、淄川一中十佳青年教师、淄川一中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在全校树立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380名专任教师中,高、中级职称教师299人。先后涌现出了司志林、贾万双、刘洋、杨鹏等一批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王昌信、彭玉霞、李晓琴、孙艳等国家级、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张恒铂、刘持珍、孙兆峰、孙学安、王志胜等市、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仅2012学年度,就有1人获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7人次获全市音体美基本功大赛、实验教师技能比赛一、二等奖;2人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国家级表彰;3人获市优秀教师等表彰;7人次获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指导教师一、二等奖;19人被评为市、区教学能手;22人次获市、区论文评选一、二等奖或作专题发言;47人被评为市、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56人次举行市、区级公开课,186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有关论文。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各1个,市、区级课题9个。

三、让每一个学生都形成健全的人格———德育篇

“育人先育德,教人先教心”。学校在“成人成才,品德为先”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力实施“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工程,确立了“人格上自强,道德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的培养目标,创设了“教师教书育人、学生读书做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氛围。

一是健全制度,保障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学校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与家长、公安、部队携手,积极开展家校共建、警校共建、军校共建活动,努力构建起品德教育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先后制定了《淄川一中学生必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突出正面引导,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二是落实目标,完善德育体系。学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情况,分类施教,制定各年级德育目标。高一主要开展以培养“行为观”为主的常规教育,帮助新生迈好“中学第一步”;高二主要开展以培养“进取观”为主的励志教育,帮助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高三主要开展以培养“成才观”为主的升学就业教育,帮助学生迈好“社会第一步”,使每位学生坚实走过中学阶段,自信踏入社会。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校本教研,确定了以学生养成教育和提高人文素养为中心的德育工作体系,将学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将班主任教育案例结集出版,开辟班主任论坛,为探索交流德育的新方法、新思路搭建了平台。

三是坚持活动育人,寓教于乐。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法制报告会和一次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每年举行一届读书节、一届诗歌节、一届艺术节、一届体育节、一届科技节、一次国防系列教育,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近两年来,先后开展了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颂歌献给党、青春献祖国”大型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泠韵书社”成立师生书画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为主的区法院王红梅副院长法制教育报告会、省少管所“告别昨天,走出迷惘”法制教育报告会,以提高公德意识、培养奉献意识为目的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签名活动,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学校周边环境卫生义务清扫、贫困生爱心救助、看望孤寡老人活动,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自立自强意识为目的的“共享阳光”文艺演出、“红十字”活动月、无烟日宣传周、红旗宿舍评比活动及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的“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彭成感恩励志教育等。本年度,以全区“四德工程”建设为契机,先后开展了“学雷锋精神,做四德新人”主题实践活动、“唱四德歌、做四德新人”歌咏比赛、第四届诗歌节暨“四德工程”建设主题诗歌朗诵会、“爱心做人和奋斗成才”感恩励志教育等十几项专题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培养“志向高远,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特长明显”,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合格人才。3月19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宁,区委书记杨洪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相房到校视察工作,对学校四德建设及德育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是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工程。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精细管理,力求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精致。2012年,以校园环境建设月为契机,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向全体教师发放《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两本书,组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在学生中以宣传学习《淄川一中学生必读》为核心,加强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在严细实的基础上,辅以人性化管理,实现了住校生24小时全程管理。各级部加强学生自主、自治、自理、自律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主时间,科学制订学习计划。各教研组每周印发一张周末知识梳理学案,指导学生周末自主学习。严格值班制度,周末自主学习期间,值班干部教师不定期巡视教学楼,晚自习则安排任课教师靠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学生会充分发挥自治功能,积极参与双休日和晚自习管理,共同创设了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

多年来,学校师生中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学生中不良习惯逐渐克服,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孙亚菲、贾文佳被评为淄博市十佳中学生,巩晨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每年均有20余名学生被评为省、市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

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进步———特色篇

学校牢固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终生发展”的理念,通过分类施教、分层教学等措施,大力发展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力,拓宽升学渠道,提高办学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学校认真贯彻“减负增效、科学育人”方针,坚持“精细严实”的教学作风,积极开展“生本教学”实验,全面推行导学案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强者更强,后来者居上,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进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连年获全区初中教学质量一等奖,连续十六年被评为淄博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本科上线率大幅度提升,连续六年实现清华、北大名校突破。

学校确立了“志向高远,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特长明显”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求突破。2012年,在区小星星艺术节上获一等奖8个,在市百灵艺术节上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我校师生自编自演的小品《母爱》在淄博市第二届校园情景心理剧大赛中蝉联一等奖。在淄川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淄博市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山东省中小学田径联赛、淄博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田径比赛中获金牌21枚。学校篮球队、橄榄球队分获淄博市篮球、橄榄球锦标赛男子组冠军。康鑫同学获全国语言艺术大赛金奖;谭景文同学获全市读书节演讲比赛高中组第一名,将代表我市参加全省比赛。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喜人,2012年,17人次获得全国、省数理化竞赛及英语能力竞赛一、二等奖,52人次获得省、市、区科技比赛一、二、三等奖,3人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区机器人比赛中,囊括野外生存项目高中组前三名,王潇同学获该项目淄博市第一名、全国二等奖。

多年来,淄川一中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二等功六次。仅2011—2012学年度,就先后荣获“教育奠基中国”全国名优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诗意校园、淄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淄博市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淄博市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单位、第二十二届省运会赛事筹办先进集体、淄博市社会组织先进单位、淄博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淄川区先锋基层党组织、淄川区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先进集体、淄川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20多项荣誉称号。

锐意创新的淄川一中人相信,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一定会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质量上乘、人际关系和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富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品牌学校,书写淄川教育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