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权:请叫我商业摄影师

2013-12-29 00:00:00黄伟权穆杉伯男
摄影世界 2013年10期

“哈苏大师”的角逐近年日趋白热化。12个类别,每一类都有来自世界各地近2000名摄影师参加。经过网上评选及专业评判团评选,每个项目选出十位摄影师的作品进入最后评选阶段。评选耗时近一年。

2012年“哈苏大师”奖,最引人注目的是时尚类(Fashion & Beauty)的获得者—香港摄影师黄伟权。以往只有欧美摄影师可以染指这个组别的大奖,黄伟权的当选,让业界对中国摄影师的实力刮目相看。

相比于职业摄影师、时尚摄影师这样的称呼,黄伟权更喜欢被人称为“商业摄影师”。他的拍摄题材很广:一片树叶、一个产品、一名模特儿、一个精湛的室内设计,甚至是一幢建筑。

“商业摄影师的工作,一切考虑的出发点是客户的商业利益。虽然我绝大多数的作品都以时尚人物为主,但我也做静物摄影。由于静物摄影的主体要比人物造型更加细小,要注意的画面细节会更多,布光更复杂,程序也会更繁琐,所以每一次静物商业拍摄都令我在拍摄技法的运用上,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我很享受这种向高难度挑战的‘折磨’。我之所以如此热衷于从事静物产品拍摄,是因为身为‘商业摄影师’,我不愿放弃任何商业的机会。”黄伟权说。

从业之路

黄伟权早年曾同时修读两家学院—日间在香港明爱白奇专科学院读广告及平面设计课程;夜间修习香港理工学院的平面设计学位课程。在那4年中,黄伟权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

黄伟权的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家境并不富裕,而外祖母不仅送给黄伟权人生第一台照相机(美能达XD7),还送他第一个摄影专用的暗房。家人是黄伟权摄影道路上动力的源泉。拿到“哈苏大师”大奖的时候,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与支持他的家人们分享喜悦。

完成广告平面设计的学业后,黄伟权多年在电视台从事广告创意工作,2002年转投饮食消费行业。黄伟权依旧钟情于胶片摄影,偶尔也会拍一些店内展示用的照片。2005年后,数码相机开始流行,在朋友影响下,他购入自己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在生活中,他习惯随身携带一部傻瓜相机,于是有了重拾摄影的冲动。

2006年,一名旧同事邀黄伟权为所在公司的模特拍一组宣传照。尽管当时的酬劳仅够租用影棚和器材的费用,但毕竟是一次真操实练的机会,所以他格外珍惜。

同年,黄伟权参与了欧洲服装品牌(Chevignon)的平面广告拍摄,创意方案也由他提供。那幅从大型工业洗衣机中爬出来的男模的广告片,成为他第一幅广告商业摄影作品。

聊起这则广告的拍摄经历,黄伟权说:“当初寻找合适的洗衣工厂花费了不少时间,好不容易找到了工厂的管理部门,却被告知只能给我两个小时拍摄。在40℃的高温下,需要重铺地板,遮盖管道纵横的天花板。我们最终花费2小时20分钟拍完。”客户对效果非常满意,并成为黄伟权在摄影工作上的第一个长期客户,几乎每月都会邀他拍摄产品,这使黄伟权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在商业摄影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有了固定的客源,开办一间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就顺理成章了。凭借在4A公司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人脉,以及自己在美术设计、美学知识方面的积累,几单业务做下来,工作室有了更大的发展,在业界闯出了一条路。

哈苏情缘

在研读广告设计期间,黄伟权接触相机的机会少之又少,摄影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相机在他眼里也只是富裕人家的玩意或者说是一种学习用品。在就读于香港理工学院时,因为可以借用学院工作室的相机,他有了和哈苏相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知道了什么是4×5、5×7、8×10、6×4.5、6×7、6×9……

毕业后因为工作关系,黄伟权接触哈苏相机的机会逐渐增多,但是当时数码摄影尚处于萌芽状态,绝大多数摄影师都在使用正片摄影,来应对大尺寸的四色印刷,就在此时哈苏相机的高品质给黄伟权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黄伟权拥有的第一台哈苏相机,是哈苏H3DⅡ 50,目前是一机(H4D-60)加上多镜头的搭配(28mm+35mm+50mm+100mm+50~110mm+120mm镜头),总花费四十多万元港币。黄伟权喜欢哈苏为他带来的快捷摄影流程,对其镜头素质很有信心,当然也为了自己心中的一点点哈苏情结。

“如今的广告客户都很精明,他们深知细腻的肌理质感对图片的重要性—照片要层次丰富,并且可以进行大尺度裁放与印刷,所以哈苏相机系统成为我的不二之选。”在他的镜头群中,黄伟权最喜欢使用的是哈苏HC100mm F2.2:“我喜欢用它进行人像拍摄工作,无论是美容题材还是时装题材,该镜头都能展现出极强的分辨率,画质锐利,甚至在低光照下使用大光圈拍摄效果都非常令人满意,就连我的修图师也经常对画质赞叹不已。”现在,哈苏系统不仅成为他的工作利器,更为他赢得了“哈苏大师”的称号。

香港目前的知名时尚摄影师大多是从为杂志社工作、或为职业摄影师做助手出身,凭借圈内人脉而慢慢“走红”。作为新晋“哈苏大师”,黄伟权认为眼下没有学院摄影专科摄影教育的香港摄影,教育根基并不稳。谈到对自己工作室未来的规划,黄伟权也非常冷静。因为香港的经营环境比较狭窄,客户的预算也不大,而数码相机的普及令入行门槛越来越低,加之近年来大量欧美摄影师进驻香港及内地摄影圈抢单,他知道做商业摄影的竞争非常激烈。

不过黄伟权仍然相信,只有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过分依赖数码修图,时刻追求在释放快门那一瞬间的完美,才能成为一名技术稳定的商业摄影师。

黄伟权坦言,他和他的工作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获得“哈苏大师”的名号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而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