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本栏目名为“青年新锐作家访谈与评论”,当然,我们确定被评论作家的标准不只是年龄,我们更看重作家的创作素质和能力,看作家是否够得上“新锐”的标准—“新锐”谓者,主要是有创新精神,有实力,也有冲击性。当然,在同等条件下,我们更关注那些创作实绩较高、评论界却相对比较忽略的作家。
我们第一期选择的两个作家—刘玉栋与东紫—就属于这样的新锐作家。刘玉栋的创作以乡村题材为主,但他的写作方式却很富创新性,融入了他成长中独特的生活感受,他书写的是他们这一代人、当然更是他个人真实的乡村记忆。这种记忆是其他人无法拥有,也无法替代的。东紫从事创作的时间不长,但写作技巧熟练精致,多有精品,很有实力和潜力。东紫擅长的主要是都市情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的细微处,洞察人性中的复杂和深邃。这两位作家都处在创作的发展当中,可望取得更大的成绩和影响。
这一期推出的两个作家在个性反差上更大一些。瓦当非常年轻,也是很有先锋意识的作家。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小说技法,他都较多接受现代西方的文化和文学影响,与传统的故事型小说有较大差别。他的作品也许不那么合传统的阅读习惯,但很能切中当前社会的生活状况,是具有前沿意识的写作。常芳则是传统的故事型作家。她的叙述比较本色,也多从日常生活中取材,讲述周围的凡人琐事,颇具济南的地方文化气息。不过,常芳貌似平实的叙述背后其实深藏着许多技巧,体现了她不俗的文学功底和艺术追求。
由于前期准备方面的原因,前两期推出的都是山东省内作家。从下期开始,我们会逐渐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中国文学界。范围扩大了,但标准还是一样的,那就是“新”和“锐” —虽然这样难免会遗漏掉许多优秀却年龄稍长的作家,但却更能凸显出青年作家向上冲击的力量。我期待着读到更多更优秀的新锐作家作品,思想的新锐,艺术的新锐。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仲明